從“不知道”到“想知道”
作者:張老師來源:網友投稿時間:2024-05-04 21:57次
摘要:成都幼師學校 表示,幼兒的學習是以直接經驗為基礎的。中班幼兒關于家庭以外的生活經驗大多是跟著爸爸媽媽去超市購物、去游樂場玩耍,所以面對百貨商店的售貨員小猴遇到了什么
成都幼師學校表示,幼兒的學習是以直接經驗為基礎的。中班幼兒關于家庭以外的生活經驗大多是跟著爸爸媽媽去超市購物、去游樂場玩耍,所以面對“百貨商店的售貨員小猴遇到了什么難題”這個問題,4歲左右的幼兒沒有直接的生活經驗。教師要針對中班幼兒學習與發展的基本規律和特點,采取有效的措施,讓幼兒從“我不知道”到“我想知道”。
轉換角色 激發經驗
全部教育都離不開經驗,中班幼兒對購物最直接、最豐富的經驗是買,而非賣。如果讓幼兒扮演顧客的角色去購物,幼兒就會自然而然結合自己以往的經驗思考老師的問題。
比如,可以給每個幼兒一張畫有‘0’的小卡片(顏色、大小可以不同),請小朋友到超市幫老師買一樣‘o’形狀的物品(建議不重復),給幼兒自由暢想的空間。幼兒可以利用已有經驗進行選購,不存在對與錯,也能大大調動幼兒的積極性。從售貨員“賣”的角色換位到顧客“買”的角色,會更容易引發幼兒的原有經驗。
設置情景促進思考
老師還要理解中班幼兒的學習方式和特點,把抽象的問題變成具體的游戲情景。扮演“售貨員”的老師忙碌地接待著顧客,其他老師扮演的調皮“顧客”拿著畫有“o”形狀的卡片詢問售貨員,售貨員不知所措、為難地向孩子們求救。
游戲情境更便于幼兒明白什么是“難題”,理解售貨員的為難,幼兒有了感性經驗,再回答“售貨員遇到了什么難題”時,就會有話說。
適宜的教育不是僅僅教幼兒知道什么,而是能讓幼兒主動建構,激發興趣,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
幽默互動 共同建構
師生對話的數量和質量對兒童社會性發展有著很大的影響。當幼兒的回答不符合老師的期待時,老師不必失望沮喪,而要巧妙接過幼兒的話題,適時引導,讓幼兒感受到老師像伙伴一樣平等對待自己。話題中的老師已經意識到營造溫馨友愛的師幼關系的重要性,只是還沒有那么自如地接住孩子拋來的難題“我不知道”。
比如,當老師講了一半故事再次提問時,孩子仍然說“不知道”,也許是覺察到“不知道”引起的意外效果很有趣,也許是在客人面前偶爾“犯錯”,老師不會責罰,還有可能是真的不知道。不管是什么原因,老師不妨放下“師道尊嚴”的架子,幽默一把。
“老板都不知道我買的是什么,好遺憾啊,只能到別家去買了。”
“小猴的商店要關門啦,連顧客買什么都不知道,怎么開店哦!”
“聰明的小朋友都不知道,小猴好傷心啊!第一次做生意,就被難住了,怎么辦?嗚……”
通過幽默詼諧的方式,我們可以引發幼兒的同情心、探究欲,巧妙帶領幼兒進入故事情節,主動思考小猴遇到了什么問題,并愿意幫助小猴想辦法,而不是命令和指揮。
幼兒園給予的應該是“真教育”,鼓勵幼兒敢說“真”,老師也要能勇敢地從成人功利主義教育中解放出來,敢于展示“真”。所以,不管是公開課還是日常活動,不能因為害怕幼兒的“我不知道”,不敢讓幼兒去想和說。只有尊重兒童的天性,成都幼師學校的教育才會有生命力,幼兒的“我不知道”、“我想知道”才會更有意義和價值。
關鍵詞:從,“,不知道,”,到,想知道,成都,幼師,學校,
- 相關文章
- 蘇州教育新聞風向標04-18
- “初二現象”令家長苦惱 專家:要用平等思維溝04-12
- 為幼有所育“保”駕護航04-02
- 重慶市鐵路職業技術學校開展“禮儀進班”活動04-01
- 遼寧職業學校開展“扶志以自強,扶智以自立”04-26
- 網絡管理專業全面解讀02-15
- 軌道交通專業學校最詳盡介紹04-04
- 2024年烹飪學成之后每月工資一般多少錢?05-01
- 資中縣水南高級職業中學2024年高三畢業生就業創01-18
- 五月花高級技工學校贏在“城市軌道交通”04-22
- 護理專業護士從業資格證好考么04-21
- 學幼師就來貴陽市幼師學校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