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川羌族自治縣七一職業中學2024年招生簡介
作者:小編來源:網絡時間:2024-06-12 09:58次
摘要:北川羌族自治縣七一職業中學招生簡章 (招生代碼:56035) 一、學校概況 北川羌族自治縣七一職業中學(原北川職業中學),始建于1983年,是由政府興辦,縣教體局直屬,集學歷教育
北川羌族自治縣七一職業中學招生簡章
(招生代碼:56035)
一、學校概況
北川羌族自治縣七一職業中學(原北川職業中學),始建于1983年,是由政府興辦,縣教體局直屬,集學歷教育、成人教育、技能培訓為一體的中等職業學校,是全縣唯一一所培訓基地和技能鑒定站,承擔著全縣的各級各類培訓。
北川羌族自治縣七一職業中學總投資1.8億元,其中特殊黨費9923萬元。學校坐落于新縣城永昌鎮東南角,占地136畝,建筑面積46490平米。設計容納3200人在校學習、生活。學校現有教學班60余個,在籍學生3000余人,教職工200余人。學校擁有一支師德高、技能強的雙師型教師隊伍,常年外聘高級技師、行業專家兼職,為社會培養了大批高素質專業技術人才。學校與北京、上海、江蘇、浙江、廣東、成都等經濟發達地區企事業單位建立了長期穩定的人才供需關系。學校還打通了日本、新家坡、國際郵輪、阿聯酋迪拜等境外就業渠道。歷屆畢業生就業率在96%以上,就業條件好,薪資待遇高。
學校堅持“以服務發展為宗旨,以促進就業為導向”的辦學方向,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實行軍事化、企業化管理。踐行“修德、強技、感恩、奮進”的校訓,走工學結合、校企合作、校校聯合的開放辦學之路。努力打造“紅色校園”、“感恩校園”、“品牌校園”、“文明校園”,學校是特色鮮明、競爭力強、品牌優勢突出的一所中等職業學校。
二、招生計劃
專業名稱 學制 招收人數 專業及就業方向 學歷層次 電子與信息技術(電子電工方向) 3年 100人 培養電子信息產品生產、維修、應用的操作人員及銷售、服務人員。主要從事電子信息產品的生產、安裝、調試、運行、維修、銷售服務等工作。 中專 電子與信息技術(電子商務、設計方向) 3年 100人 培養計算機應用及平面設計人才,主要從事電子商務、廣告設計工作。 中專 電子與信息技術(軍事預備班) 3年 50人 培養現代軍人預備役、警察學院對口升學、高級保安人才、高級助理、中國緊急救援直升機飛行員預備人才、拓展訓練培訓師。 中專 機電技術應用 3年 100人 培養機電設備的操作人員與機電產品營銷人員,主要從事自動化設備和生產線的安裝、調試、運行、維護、營銷等工作。 中專 旅游服務與管理(景區、民航、高鐵方向) 3年 50人 培養從事旅游景區服務與管理、民航服務、高鐵服務與管理的工作人員。 中專 旅游服務與管理(酒店管理方向) 3年 100人 培養從事酒店服務、餐飲服務與管理的工作人員。 中專 旅游服務與管理(外事班) 3年 50人 培養國際郵輪海乘、船員,阿聯酋迪拜機場空乘、機場地勤,日本、新加坡等國家及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工作人員。 中專 汽車運用與維修 3年 200人 培養汽車運用與維修的工作人員,主要從事汽車的生產、使用、維修、檢測、銷售等及其它汽車商務工作。 中專 民族服裝與服飾 3年 50人 培養民族服裝服飾設計與制作的操作人員及營銷人員,主要從事服裝生產、營銷以及民族服裝服飾的生產、營銷、管理等工作。 中專 民族音樂與舞蹈(綿陽藝校聯辦班) 3年 100人 培養藝術表演人才、平面模特、舞蹈教師(升學班在北川七一職中畢業升學,就業班二年級起到綿陽藝校就讀至畢業就業)。 中專 數控技術應用 3年 100人 培養數控技術應用的操作與維護人員,主要從事數控設備的操作與編程,普通機械加工,產品質量的檢測,數控設備的管理、維護、營銷及售后服務。 中專 建筑(工程造價) 3年 50人 培養從事建筑施工及工程造價的工作人員。 中專 會計電算化 3年 50人 培養財務會計、財務管理、審計等工作的高級技術應用型人才,主要從事企事業單位、行政單位財務管理崗位以及會計、稅務、審計等相關崗位工作。 中專
三、招生對象
思想素質好,身體健康的應往屆初、高中畢業學生。
四、畢業與就業
(1)、凡按學校要求修完教學大綱所規定的課程,經考核合格由學校頒發國家承認的中專畢業證書。
(2)、參加由學校統一組織的技能鑒定,合格后頒發全國通用的相應專業初、中、高級職業資格證書。
(3)、就業班在校學習兩年,第三年參加頂崗實習,達到學校的畢業要求的學生,學校推薦就業。學生就業后,學校繼續跟蹤服務。
(4)、中高職銜接升學班,在校學習三年,參加對口高考或院校單獨招生考試,被錄取者升入大學學習,未被錄取者,可繼續補習參加下一年高考或學校推薦就業。
五、優惠政策
(1)、凡在我校就讀的學生,全部免除學費。
(2)、在校學習期間,每人每年享受國家助學金1500元,兩年共享受3000元。
(3)、特困學生學校有相關的資助政策。
(4)、外縣籍學生享受北川籍學生同等的免學費及助學金政策。
六、收費
(1)、就讀我校的學生全部免除中職學費。
(2)、每生每期收教材費、副本費、資料費、信息技術教育費、住宿費等750元。
(3)、軍事預備役、外事班、民族音樂與舞蹈三個專業需按規定收取特殊專業相關考證培訓費。
七、報名
1、報名時間:學校實行春秋兩季招生。
2、報名地點:北川羌族自治縣七一職業中學(北川羌族自治縣永昌鎮龍藏街青山路2號)。
一、學校概況
北川職中是經綿陽市批準成立,縣政府興辦、縣教體局直屬的一所全日制中等職業學校。北編辦[2007]15號批準成立北川職業教育中心,兩塊牌子一套人員,簡稱北川職教中心(北川職中)。
學校圍繞職業中學培育目標,大膽改革創新,勇于拼搏進取,形成職前教育與職后培訓并舉,學歷教育與職業資格教育并重,以中等職業教育為主體,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下崗職工再就業培訓、本專科函授學習相互銜接的新型辦學格局。學校有良好的育人環境,完善的教育教學設施,配套的師資隊伍。學校面向市場,以就業為導向,以能力為本位,以弘揚學生個性、提高學生職業素質,培養一專多能的復合型人才為目標。目前開設有機電技術應用、電子技術應用、計算機、旅游管理等長線骨干專業。學校遵循因人施教、分類推進的原則,走多條腿走路的辦學模式,與眾多企事業單位建立了長期穩定的畢業生供需關系,就業渠道暢通,近幾年畢業生升學率、就業率均在95%以上。
二、“天時”的社會形勢
目前,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政府及領導都高度重視職業教育,職業教育正占據著“天時”的空前大好社會形勢。
1、胡總書記在“十七大”報告中指出,普、職同步發展,大力發展職業教育,職業教育要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小康建設服務。
2、早在2005年《國務院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2005]35號文件中明確提出,要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統籌協調各類教育事業的發展,切實把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特別是發展中等職業教育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教育工作的戰略重點,把擴大中等職業教育招生規模作為“十一五“教育規劃的重要目標。
《決定》指出,職業教育要堅持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培養數以億計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數以千萬計的高技能專門人才。要以服務為宗旨,實施好“四大工程”:即為我國走新型工業化道路、調整經濟結構和轉變增長方式服務,組織實施好“國家技能型人才培養工程”;為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服務,組織實施好“國家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工程”;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服務,組織實施好“農村實用人才培訓工程”;為全面提高勞動者素質和職業能力服務,組織實施好“成人繼續教育和再就業培訓工程”。
《決定》指出,要落實“堅持以就業為導向,深化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任務,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職業院校要抓好“四項改革”:即:推進職業教育辦學思想轉變,推動職業院校更好地面向社會、面向市場辦學;強化職業院校學生實踐能力和職業技能的培養,切實加強學生的生產實習和社會實踐;大力推行工學結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養模式,逐步建立和完善半工半讀制度;充分利用城市和東部地區優質職業教育資源和就業市場,進一步推進東西部之間、城鄉之間職業院校的聯合招生、合作辦學。
《決定》指出,要加強職業教育基礎能力建設。國家發展改革委和財政部已經作出安排,決定在“十一五”期間部署職業教育基礎能力建設的“四個計劃”,教育戰線要下大力氣實施好這四個現代化重要的建設計劃:一是要實施好“職業教育實訓基地建設計劃”,重點建設好2000個職業教育實訓基地。二是要實施好“縣級職教中心建設計劃”,重點扶持建設1000個縣級職教中心。三是要實施好“職業教育示范性院校建設計劃”,重點建設好培養高水平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1000所示范性中等職業學校和100所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四是要實施好“職業院校教師素質提高計劃”,全面提升教師隊伍整體素質。
強調普、職同步發展,基本達到1:1比例,職業教育是完成普及高中階段教育的主要依托,各級政府要加大對職業教育投入,完成普九的地區轉移支付不得低于30%用于職業教育的投入。
3、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幾次作重要講話,早在2005年11月7日,在北京召開的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上,溫家寶總理就作了《大力發展中國特色的職業教育》的講話:“改變職業教育薄弱的狀況,要解決體制問題、投入問題、社會環境問題,但首先是要解決對職業教育的思想認識和領導重視問題。認識要到位,領導要到位,工作要到位。現在,一些遠見卓識的領導者都認識到,職業教育越來越重要,抓職業教育,就是抓就業、抓產業素質、抓投資環境、抓發展后勁和競爭力。”
4、教育部長周濟講話中強調:“職業教育要辦出水平和特色,就要推進校企合作辦學,實現校企‘雙贏’”。
5、國務院“國發”[2007]13號,“國務院關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職業學校和中等職業學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政策體系的意見”中指出,今年國家拿出80億用于職業教育,明年還要翻一番。就讀北川職中學生人均每月享受150元困難資助,兩年共享受3000元困難資助。
6、北川縣政府已準備出臺政策,原則上初中畢業學生未升入普高就讀者,均接受職中的職業教育,高中落榜學生到職中進行技能培訓。
7、教體局尤其重視、關心職業教育,把職教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局長與學校教職工多次以不同形式座談,共謀北川職教的未來,著手解決職中面臨的困難:無實訓器材、無實訓室、無教室、無寢室、無專業課教師。并初步擬建5000㎡的集教室、辦公室、會議室、實訓室以及配套功用室為一體的、可容納26個教學班(1100人)的綜合大樓。與此同時,加大引導辦學模式的改革(“校企合作、校校聯合、半工半讀”),并積極致力于尋求適應山區少數民族遠離城市的農村職業教育的辦學體制。
三、“人和”的內部環境
1、學校目前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大力整治校園秩序,堅持外塑形象,內強素質,建章立制,逐漸建設一支師德高尚、主人翁意識強、教育觀念先進、業務精良、專兼結合、掌握現代化教育教學技術、具有較強的科教研能力、實踐能力的“雙師型”教師隊伍。(至2011年,專任教師的學歷合格率達100%,不斷通過教師到企業實習、到聯辦學校培訓,使“雙師型”教師達90%以上;并培養10名具有較高專業水平的骨干教師和專業學科帶頭人,培養市級以上職業教育專家2名,省、市級專業帶頭人和骨干教師10名。)
2、在教育教學中以溫總理視察大連職教講話強調的“要用陶行知思想辦好職業教育”為指導,堅持教學做結合,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實施“軍事化作風、企業精細化”管理。要讓學生明白“要會做事,先會做人”與“要成才,先成人”的道理,隨時加強“做人”教育,以提升畢業生生存能力、就業適應能力。
3、現在全體教職工面對千載難逢的職教的春天信心百倍,決心十足,均表示心動不如行動,決不辜負政府、社會的愿望,為做大做強北川職教做出貢獻。我們全體教職工共同制定了學校未來五年發展計劃,確定了我們的指導思想:①、以全國“十一五”規劃及《國務院》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為指導,以縣委、縣政府“十一五”規劃為指針,落實科學發展觀,把振興和發展職業教育作為發展北川社會經濟和解決“三農”問題的戰略重點來抓,抓職業教育就是抓經濟發展。②、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開門辦學,特色強校。
確定了我們的辦學思路:多元化辦學,打造精品職教,使其成為真正的大眾教育、平民教育。
確定了辦學理念:強化技能,發展特長,讓每個學生獲得成功。
確定了辦學要求:知行結合,一專多能,服務社會。
并共同規劃我們職教藍圖:
①總體目標:通過不懈的努力,成為規模大、檔次高、專業特色明顯、品牌優勢突出、社會效益明顯、經濟效益良好的省級重點職業教育中心。
②具體目標:認真實施北川職教中心建設計劃,不斷尋求遠離城市的少數民族地區農村職業教育的辦學模式及路徑,努力改善北川職教中心辦學條件,使其成為人力資源開發,培訓高素質勞動者和高技能專門人才的職教中心,成為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技術培訓與推廣,扶貧開發和普及高中階段教育的重要基地,成為北川各級各類培訓的標準培訓基地,使北川職教中心成為省級重點職業教育中心。
四、“思想大開放、觀念大轉變、教學大改革”的辦學革新
面對職教的大好形勢,我們解放思想,更新觀念,革故鼎新,堅持職教要有企業的經營理念,要有企業的眼光,兩眼向外,要有利于職業教育的發展,有利于學生的成長。因此,我們大膽改革:
1、我們堅持專業設置圍繞市場轉,根據需求設專業,辦好特色專業,力爭在五年內建成規范、穩定、具有優勢的,在市內享有較高知名度的電子、電工等長線骨干特色專業,并使焊工、機修、旅游、賓服、幼教、美容美發等短線專業形成自己的特色。專業設置體現“長短結合、長短互補”,“主干與輻射”貫通,滾動發展;學歷教育與短期培訓互補,多元結合。
2、我們堅持以就業為導向,落實好就業安置:①農村學生選擇讀職業學校就是為了找一份好工作,學校高度重視學生就業安置,切實加強就業市場的信息調查、研究,做好學生就業后跟蹤服務。使學生學有所用,自食其力。這樣“急家長所急,想學生所想”,能進一步增強社會、家長對職教中心的信任。②針對學校實際,與有關部門聯合,成立“職介”公司或勞動服務公司;與經濟發達地區廠企廣泛聯系,形成就業安置網絡。
3、我們堅持在教學上實行小班教學,做到知行合一,大膽地在教學計劃上,精簡文化課,突出專業課,以培訓學生動手能力、專業能力為主,比例達到1:4:5。大膽進行考試改革,半期、期末考試在實訓室考試,大膽把教室“遷”到工廠,堅持學生在哪里,我們教室就在哪里。不斷加強教育教學改革步伐,逐步開設趣味性、實用性為一體的自編合葉式的校本教材;研究探討職業教育的途徑、模式和方法,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鉆研精神、務實精神、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探討和構建符合“三個接軌”(與勞動力市場接軌、與行業和職業接軌、與高職院校接軌)、“兩個基礎”(打好文化課和專業課基礎)、適應受教育者對教育多元化選擇和終身學習的課程體系,保證教育教學目標的實現。積極推行彈性學制;加大選修課類別、容量,嘗試模塊式教學,拓寬“職業技術”模塊;引導和培養學生“一專多能”,讓學生學到更多的技術,具有更強的就業競爭能力。
五、“開門辦學,多條腿走路”的辦學格局激活北川職業教育
為做大做強北川職業教育,我們堅持擴大辦學規模。
1、為適應國家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需要,積極開發新專業,調整、改革老專業,繼續保持“多專業、多功能、多形式、大容量”的辦學規模,從2007年起,保持年均招收新生350人以上,在校生650人以上的辦學規模,2008年力爭達到招生450人以上、在校生達到1000人以上,成為千人職教中心。從2007年開始達到年均短期培訓2000人、2011年力爭達到培訓10000人以上的辦學水平。積極努力開設新專業,開設適應北川經濟發展的短期培訓班,逐步承擔起千縣工程“綿陽師院新農村人員培訓”北川培訓點的培訓、全縣村村一個大學生培訓、全縣勞務扶貧培訓、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陽光工程培訓、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培訓等培訓,成為標準的培訓基地。切實服務于城鄉經濟建設,服務于“三農”。全力為新農村建設、小康社會建設服務。
2、我們堅持改革辦學體制,實施校企合作、校校聯合、工學結合來激活北川職業教育,增強學校的活力。
(1)聯合初中學校,繼續實施初三分流教育,每年招收分流學生300人。
(2)加大校企合作力度。與杭州蕭山三泓國際羽絨公司合作,實施學校承擔學生培訓任務,企業提供實訓器材、無償提供技術培訓、定點培訓專業課教師、學生畢業后全部安置就業的合作方式。
(3)加強實施校校聯合。與江蘇諸暨市職業中專對接,每年選送50——100名優秀學生到諸暨市職業中專進行最后半年的學習、實習,并由校方負責安置就業。
(4)與江油市師范學校聯合聯辦幼兒教育專業。學生一二年級在我校就讀,第三年在江油市師范學校學習、實習,并由江油師范學校負責安置就業。
(5)與綿陽市天龍晟筑職業培訓學校合作,開發國(境)外就業市場。
(6)加強與蘇州新加坡工業園合作。學校按教學計劃實行“訂單式培訓,菜單式教學”,企業提供學生實習場所,試行半工半讀。
繼續加大與綿陽師范學院聯合辦學力度,使之形成中職、短訓、成人專科、成人本科及農民工培訓共存的辦學格局。
為此,我們確保:第一,5年之內為社會輸送2000-4000名素質全面、綜合職業能力強,符合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要求的初、中級實用型、技能型人才和勞動者。第二,實施“一村一名大學生”培養計劃,為全縣每個行政村至少培養一名大學生。第三,每年保證畢業生就業率100%,力爭在拓展畢業生到國(境)外市場就業方面有所突破。第四,確保“綿陽師范學院新農村人員培訓”北川培訓點工作的實施。第五,充分發揮中等職業學校的技術示范作用,在信息交流、技術推廣、服務社會等方面起到輻射示范作用。恢復原有的農技、畜牧、種養殖等涉農專業,為北川新農村建設服務。第六,充分發揮縣職業教育中心的作用,認真履行好縣職業教育中心職能,力爭將全縣所有培訓納入縣職業教育培訓中心,統一規劃、統一管理、統一安排、統一實施。積極參與社區教育,為推行就業準入制度和再就業、外派勞務、勞務開發等提供培訓,逐步承擔起全縣各類技術培訓重任。
總之,有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重視,有各級黨委政府的關心,有社會各級的支持有在座各位鼎力相助,職業教育的春風必將吹遍北川大禹羌鄉,惠及千家萬戶,做大做強北川職教,必將指日可待。
關鍵詞:北川,羌族,自治縣,七一,職業中學,2024年,招生,
- 相關文章
- 北川羌族自治縣七一職業中學如何06-23
- 馬邊彝族自治縣碧桂園職業中學怎么樣06-11
- 北川七一職業中學-電子商務招生(中專)06-13
- 北川七一職業中學-汽車運用與維修招生(中專)06-25
- 北川七一職業中學-機電技術招生(中專)06-19
- 北川七一職業中學-工程造價招生(中專)06-16
- 北川七一職業中學-民族服裝與服飾招生(中專)06-12
- 北川七一職業中學-景區、民航、高鐵招生(中專06-07
- 北川七一職業中學-旅游服務與管理招生(中專)06-12
- 北川七一職業中學-會計電算化招生(中專)06-19
- 2024年務川自治縣中等職業學校中職中專招生簡介06-13
- 北川七一職業中學-酒店管理招生(中專)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