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學校介紹
- 校園環境
- 招生簡章
- 專業&學費
- 在線報名
福建醫科大學創建于1937年,前身是福建省立醫學??茖W校,首任校長侯宗濂(1900年-1992年),系中國近現代著名生理學家和醫學教育家。在近80年的辦學歷程中,學校始終以造就優秀人才、推動科技進步、服務社會發展、弘揚先進文化為己任,逐漸形成了“勤奮、嚴謹、求實、創新”的優良校訓,成為一所以醫為主,理、管、法、文、工等多學科協調發展,具有學士、碩士、博士人才培養體系和集教學、科研、醫療、預防和社會服務于一體的省屬重點建設高校,是福建醫藥衛生人才培養中心、醫學科學研究中心和醫療預防保健中心。
學校擁有上街、臺江2個校區,占地約1500畝,校舍建筑面積42萬多平方米,辦學主體位于福州市大學新區上街校區。設有20個學院(部),學生21000多人、教職醫護員工10700多人(含附屬醫院),其中校本部1200多人。建有5所直屬附屬醫院,其中附屬第三醫院正在建設中。堅持開放辦學理念,先后與海內外30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開展了多層次、多角度的合作。
學校以培養具有科學精神、人文素養和專業素質,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富有社會責任感,能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高素質人才為人才培養總目標。辦學近80年來,為國家和地方共培養輸送了10萬多名醫學人才。校友中不乏杰出人才,其中有院士、專家、教授,許多校友都已成為醫藥衛生戰線的領軍人物。我校培養的學生以理論功底扎實,實踐動手能力強著稱,受到用人單位的廣泛歡迎。近年來就業率始終保持在96%以上。臨床醫學、口腔醫學、預防醫學、護理學等專業學生在歷年國家執業醫師(護師)資格考試通過率名列全省前茅。多年來臨床醫學專業學生參加全國高等醫學院校大學生臨床技能比賽成績名列前茅,2016年5月,我校代表隊以總分第一名的成績榮獲第七屆全國高等醫學院校大學生臨床技能競賽全國總決賽特等獎。
學校現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2900多人、博士研究生260多人、碩士研究生2700多人,在校留學生、港澳臺生500多人,成人教育學生4900多人。設有普通本科專業26個。擁有國家級特色專業4個,教學成果獎3項,實驗教學示范中心2個,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專業綜合改革試點、教學團隊、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等5個,精品視頻公開課、精品資源共享課、精品課程等3門。省級教學成果獎35項,特色專業8個,專業綜合改革試點7個,服務產業特色專業4個,創新創業教育改革試點專業3個,應用型人才培養專業群3個,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8個,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3個,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1個,教學團隊9個,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8個,精品資源共享課6門,精品在線開放課程3門,精品課程37門。福建省研究生教育創新基地11個,福建省專業學位研究生聯合培養示范基地3個。學校設有非直屬附屬醫院14所(含臨床醫學院2所),臨床教學醫院24所,專業實踐教學基地58個,形成了比較完善的臨床教學與實踐教學基地網絡。
在學校1450名專任教師(含附屬醫院臨床教師) 中,具有博士學位占40.21%,碩士學位以上占85.17%,高級職稱占68.34%。博士生導師138名,碩士生導師787名。國家“萬人計劃”百千萬領軍人才1人,國家“千人計劃”人選2人,“南丁格爾”獎章獲得者1人,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3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6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人選3人,衛生部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7人,教育部優秀青年教師資助3人,教育部骨干教師資助8人,全國高校優秀骨干教師1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114人,福建省“百人計劃”人選8人,福建省“外專百人計劃”人選1人,福建省高校領軍人才1人,“閩江學者獎勵計劃”人選19人,福建省杰出人民教師3人,福建省杰出科技人才4人,福建省特支計劃人選21人,海西產業人才高地領軍人才1人,福建省優秀專家22人,福建省優秀人才6人,“福建省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63人,福建省高校教學名師13人,福建省高校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人選52人,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培育計劃29人,福建省高校創新團隊6個。
招生計劃情況
學校今年普通本科招收2800人(福建2065人,其他省份735人)。福建招收理工類1847人,文史類218人;其他省份招收理工類633人,文史類102人。福建省招生批次分三批,其中:為49個財力基本保障縣縣級醫院定向培養本科臨床醫學專業計劃安排在本科提前批招生;省屬本科高校農村學生專項計劃安排在提前批之后、本科一批之前招生;普通本科各專業安排在本科一批招生。學校面向全國招生,各省份具體批次安排及招生計劃數詳見各省考試院公布的計劃。
錄取規則
我校2017年錄取規則詳見經省教育廳審核并向社會公布的《福建醫科大學2017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其中專業調配原則為:在各?。ㄊ?、自治區)出檔的考生中,根據公布的專業招生計劃,按考生的專業志愿和投檔分數以“專業級差”方式進行專業調配。一二專業級差3分,二三專業級差1分,三四專業級差1分,后不設專業級差。對填報服從專業調劑的考生,隨機投到計劃未完成專業。
招生有哪些新變化
(1)填報專業志愿時,應結合自身興趣愛好,了解各專業基本情況、歷年錄取成績以及就業前景,慎重填報。
(2)考生填報志愿的技術層面應注意:
①填報專業:今年我省本科一批招生繼續實行平行志愿投檔模式,考生在同一批次只有一次投檔的機會,因此,考生應充分考慮專業的有梯度選擇和是否服從專業調劑。
②學校繼續實施地方農村專項計劃,凡具備地方農村專項計劃報考資格且普通高考總成績在文史、理工類本一批錄取控制分數線下20分以內的(含20分)的考生,可以填報地方農村專項計劃志愿。
③填報臨床醫學定向縣級醫院就業的考生,只能根據自己生源及戶籍所在地(以考生號所標識的設區市為準)填報該定向設區市下的縣(市、區)專業。切勿同時填報多個設區市定向志愿,以免造成專業志愿浪費。具體請查看《2016-2018年為49個財力保障縣縣級醫院定向培養本科臨床醫學人才工作方案》(閩衛科教〔2016〕68號)文件。
招生要求
我校對考生的身體健康要求,嚴格按教育部、衛生部、中國殘疾人聯合會頒布的《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指導意見》及有關補充規定執行。特別提醒考生要注意的是:
(1)患有下列疾病者,學??梢圆挥桎浫。?/span>
①輕度色覺異常(俗稱色弱)、色覺異常II度(俗稱色盲)不能被錄取的專業:藥學類、化工與制藥類、醫學類各專業、應用心理學(包括臨床醫學、麻醉學、醫學影像學、預防醫學、食品質量與安全、衛生檢疫與檢疫、口腔醫學、基礎醫學、護理學、臨床藥學、藥學、藥物分析、藥物制劑、生物制藥、康復治療學、眼視光學、醫學檢驗技術、醫學實驗技術、醫學影像技術、應用心理學等)。
②不能準確識別紅、黃、綠、藍、紫各種顏色中任何一種顏色的導線、按鍵、信號燈、幾何圖形者不能被錄取的專業:公共管理類(包括公共事業管理等)。
(2)患有下列疾病者,不宜報考我校:
①任何一眼矯正到4.8鏡片度數大于800度的,不宜就讀醫學類、化工與制藥類、心理學類各專業。(包括臨床醫學、醫學影像學、麻醉學、康復治療學、眼視光學、醫學檢驗技術、醫學實驗技術、醫學影像技術、護理學、生物制藥、藥物制劑、應用心理學等專業)。
②一眼失明另一眼矯正到4.8鏡片度數大于400度的,不宜就讀醫學各專業及應用心理學專業。
③兩耳聽力均在3米以內,或一耳聽力在5米另一耳全聾的,不宜就讀醫學各專業。
④斜視、嗅覺遲鈍、口吃不宜就讀醫學類專業。
(3)鑒于醫學類相關專業的培養要求和就業特點,建議軀干及肢體殘疾考生謹慎報考學校醫學類、藥學類及相關醫學類專業。
就業情況
學校畢業生以學風嚴謹、理論扎實、技能嫻熟等特點深受社會歡迎,就業率連續五年穩定在96%以上,升學率在15%以上,名列同類高校前茅。2016年年度就業率為96.1%。畢業生就業質量較好,呈現“五高”特點,即就業率高、就業滿意度高、就業穩定性高、就業專業相關度高、就業單位層次高。畢業生獲得用人單位高度認可。
五年制臨床醫學專業
培養目標:培養掌握較扎實的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和預防醫學知識,具有較強的實踐能力和一定的創新意識,具備初步臨床工作能力和職業發展潛能,能在醫療衛生單位從事醫療、預防、保健、健康教育等方面工作,適應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發展需要的應用型臨床醫學人才。
主干學科:基礎醫學、臨床醫學
主要課程:系統解剖學、組織學與胚胎學、生理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病原生物學、醫學遺傳學、醫學免疫學、病理學、診斷學、內科學、外科學、婦產科學、兒科學、精神病學、全科醫學概論
授予學位:醫學學士
就業方向:主要在各級醫療、科研機構及醫學院校從事醫學科研、教學、管理、臨床醫療等工作。
五年制麻醉學專業
培養目標:培養掌握較扎實的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和麻醉學等相關學科的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具有較強的實踐操作能力和一定的創新意識,具備初步臨床工作能力和職業發展潛能,能在上級麻醉醫師的指導與監督下從事安全有效的臨床麻醉、急救和復蘇、危重癥治療及疼痛治療等方面醫療實踐工作的應用型專業人才。
主干學科:基礎醫學、臨床醫學、麻醉學
主要課程:系統解剖學、組織學與胚胎學、生理學、藥理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病理學、病理生理學、診斷學、內科學、外科學、婦產科學、兒科學、麻醉生理學、麻醉藥理學、臨床麻醉學、疼痛診療學、危重病醫學
授予學位:醫學學士
就業方向:主要在各級醫療單位、醫學院校從事臨床麻醉、疼痛治療和重癥監測、科研及教學管理工作。
五年制醫學影像學專業
培養目標:培養掌握較扎實的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和醫學影像學等相關學科的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具有較強的實踐操作能力和一定的創新意識,具備初步臨床工作能力和職業發展潛能,能在醫療衛生單位從事醫學影像診斷、介入診療和醫學成像技術等方面工作的應用型專業人才。
主干學科:基礎醫學、臨床醫學、醫學影像學
主要課程:系統解剖學、組織學與胚胎學、影像物理學、生理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病理學、診斷學、內科學、外科學、婦產科學、兒科學、醫學影像診斷學、超聲影像學、介入放射學、核醫學
授予學位:醫學學士
就業方向:學生畢業后主要在各級醫療單位、醫學院校從事醫學影像診斷、科研及教學管理工作。
五年制基礎醫學專業
培養目標: 培養具備生命科學和醫學科學基本理論知識和實驗技能,掌握基礎醫學知識、一定的臨床實踐經驗和現代生命科學理論,具有一定的創新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能勝任醫藥院校、衛生機構等部門從事基礎醫學各學科的教學、醫學實驗及科學研究工作的復合型醫學人才。
主干學科:生物學、基礎醫學
主要課程:人體解剖學、組織學與胚胎學、細胞生物學、生理學、神經生理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醫學遺傳學、醫學免疫學、醫學微生物學、藥理學、病理學、病理生理學、內科學、外科學
授予學位:醫學學士學位
就業方向: 學生畢業后主要在醫藥院校、醫院和醫學科研機構、生物醫藥公司等相關部門從事基礎醫學各學科的教學、科學研究及基礎與臨床相結合的醫學實驗研究工作。
五年制預防醫學專業
培養目標:培養具備預防醫學基本理論知識和基本技能,能在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衛生監督所等國家一類事業單位從事預防醫學專業技術、衛生行政管理等工作的公共衛生專門人才。
主干學科:預防醫學、基礎醫學、臨床醫學、人文社會科學
主要課程:衛生統計學、流行病學、衛生毒理學、環境衛生學、營養與食品衛生學、勞動衛生與職業病學、兒童少年衛生學、衛生事業管理學、婦女保健學、健康教育學
授予學位:醫學學士
就業方向:學生畢業后主要在醫院、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衛生監督所等醫療衛生保健機構及醫學院校從事疾病預防控制、科學研究、教學等工作。
四年制醫學檢驗技術專業
培養目標:培養具有科學精神、人文素養和專業素質,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富有社會責任感,能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掌握醫學檢驗技術專業的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以及與之關聯的基礎醫學、臨床醫學的相關知識,掌握現代儀器設備及先進醫學檢驗技術,具備初步現代醫學檢驗能力、終身學習能力、批判性思維能力、創新能力和一定科研發展潛能;能夠勝任醫療衛生機構及與醫學檢驗相關機構的臨床醫學檢驗、衛生檢驗及其它醫學實驗室工作的應用型醫學檢驗技術人才。
主干學科:基礎醫學、醫學檢驗技術
主要課程:組織學與胚胎學、細胞生物學、人體解剖生理學、分析化學(儀器分析)、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病理學、醫學免疫學、醫學微生物學、臨床醫學概論、臨床檢驗基礎、臨床生物化學與檢驗、臨床微生物學與檢驗、臨床免疫學與檢驗、臨床血液學與檢驗、檢驗儀器學、臨床分子生物學檢驗、醫學實驗室管理學等
授予學位:理學學士
就業方向:本專業畢業生主要就業于各級醫院的檢驗科、臨床實驗室、各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血液中心、檢驗檢疫局、環境保護部門等機構和醫學院校的醫學研究實驗室;以及從事商品檢驗、醫學檢驗設備和試劑的研制及營銷等工作。
五年制口腔醫學專業
培養目標:培養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較強的實踐操作能力和創新創業精神,具備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知識,系統掌握口腔醫學的基本理論和基本臨床操作技能,具備自我學習和終身學習的能力,能在各級醫療衛生機構從事口腔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斷、治療和預防的應用型口腔醫學人才。
主干學科:口腔基礎醫學、口腔臨床醫學、基礎醫學、臨床醫學
主要課程:系統解剖學、組織與胚胎學、病理生理學、病理學、診斷學、內科學、外科學、口腔解剖生理學、口腔組織病理學、口腔材料學、預防口腔醫學、牙體牙髓病學、牙周病學、口腔黏膜病學、兒童口腔醫學、口腔頜面外科學、口腔修復學、口腔正畸學、口腔頜面影像診斷學。
授予學位:醫學學士學位
就業方向:主要在各級醫療、醫學院校及科研機構從事口腔醫學醫療、教學、科研、管理、預防等工作。
四年制藥學專業
培養目標:培養具有藥學專業的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具備較強的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能夠在醫藥院校和藥物研發、生產、檢驗、流通、使用和管理等領域,從事藥物發現與評價、藥物制劑設計與制備、藥品質量標準研究與質量控制、藥品管理以及藥學服務等方面工作的藥學專門人才。
主干學科:藥學、化學、生物學
主要課程:有機化學、分析化學、物理化學、人體解剖生理學、生物化學及分子生物學、醫學微生物學、醫學免疫學、藥物化學、天然藥物化學、生藥學、臨床醫學概論、藥劑學、藥理學、藥物分析、藥事管理學、生物藥劑學與藥物動力學
授予學位:理學學士
就業方向:涉及藥品相關的各個領域,主要包括藥品研究開發部門、生產流通部門、檢驗部門、管理部門、營銷使用部門及教育部門,從事藥物發現與評價、藥物制劑設計與制備、藥品質量標準研究與質量控制、藥品管理以及藥學服務等方面工作。具體工作單位如醫院、醫藥學校、科研院所、藥廠、醫藥公司、國家醫藥管理機關等。
四年制護理學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醫學、預防保健、人文社會科學的基本知識及護理學的基本理論和技能,具有基本的臨床護理工作能力,初步的護理管理、護理教學和護理科研能力,能在醫療衛生、保健機構從事臨床護理、預防保健等工作的護理專業人才。
主干學科:基礎醫學、護理學、人文社會科學
主要課程:人體形態學、生理學與病理生理學、病原生物學、藥理學、健康評估、基礎護理學、內科護理學、外科護理學、婦產科護理學、兒科護理學、精神科護理學、急危重癥護理學、社區護理學、護理研究、護理倫理學
授予學位:理學學士學位
就業方向:學生畢業后主要在醫療衛生、預防保健機構從事臨床護理、預防保健等工作。
學校收費情況
學校嚴格按福建省物價局、財政廳和教育廳等部門的文件規定執行。專業收費標準:臨床醫學(“5+3”一體化)本科階段、臨床醫學、基礎醫學、口腔醫學、麻醉學、醫學影像學、護理學、藥學、藥物制劑、臨床藥學、預防醫學等專業6760元/學年;醫學影像技術、康復治療學、醫學檢驗技術、衛生檢驗與檢疫、眼視光學等專業6240元/學年;生物制藥專業6200元/學年;生物信息學、公共事業管理等專業5460元/學年;食品質量與安全、應用心理學、社會工作、英語等專業5000元/學年。新生住宿費標準:住宿費1200元/生/學年(4人間),安裝空調的學生宿舍加收100元/生.學年。
獎、助學金
學校形成由優秀獎學金、國家獎助學金、國家助學貸款、勤工助學、學雜費減免、臨時困難補助、新生綠色通道、社會資助及師生愛心捐贈等多元組合較為完善的獎助體系。學校設有國家獎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國家助學金等國家、政府獎助學金,還設有協和獎學金、沈云英獎學金、姚薛獎學金、福光獎學金等多項校內、外獎助學金,學院另設有學院獎學金,幫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完成學業。學校為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開設“綠色通道”,幫助學生順利入學。
-
- 上一篇:沒有了
- 下一篇:福建中醫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