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學校介紹
- 校園環境
- 招生簡章
- 專業&學費
- 在線報名
揚州大學是江蘇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高校、江蘇省屬重點綜合性大學,是全國首批博士、碩士學位授予單位,全國率先進行合并辦學的高校。1992年,學校由揚州師范學院、江蘇農學院、揚州工學院、揚州醫學院、江蘇水利工程專科學校、江蘇商業專科學校等6所高校合并組建而成。學校辦學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02年由近代著名實業家、教育家張謇先生創建的通州師范學校和通海農學堂(后成為南通學院的一部分)。原江蘇農學院和揚州師范學院便是在南通學院農科和通州師范學校文史科的根基上發展起來的。參與合并的其他4所高校也均有60年左右的獨立辦學歷史。
學校辦學規模較大,學科門類齊全。全校現有普通全日制本科生25000多人,各類博、碩士研究生10000多人,成人學歷教育學生11000多人。現設有文學院、社會發展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法學院、教育科學學院(師范學院)、學前教育學院、新聞與傳媒學院、外國語學院、數學科學學院、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化學化工學院、體育學院、機械工程學院、信息工程學院、建筑科學與工程學院、水利與能源動力工程學院、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農學院、園藝與植物保護學院、動物科學與技術學院、獸醫學院、生物科學與技術學院、醫學院、護理學院、商學院、旅游烹飪學院(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音樂學院、美術與設計學院和獨立學院廣陵學院等29個學院,120個本科專業,涵蓋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管理學、藝術學等12大學科門類。學校建有6個國家級特色專業,擁有14門國家級精品課程,13門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2門教育部精品視頻公開課,1門國家級雙語教學示范課程,3個國家級教學團隊,3個全國農科教合作人才培養基地,1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個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20個中央與地方共建實驗室,6個江蘇高校品牌專業,15個省重點專業(類),29個省品牌特色專業,18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個省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共享平臺,2個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9個省級優秀研究生工作站,6個專業列入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2個項目入選教育部首批卓越農林人才培養項目,2個項目列為江蘇省卓越教師培養試點項目,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3項、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特等獎3項。
學校師資結構合理,綜合實力較強。全校現有教職員工5900多人,其中專任教師2300多人,醫護人員1900多人,具有高級職稱教師1300多人,中國工程院院士2人,外籍院士1人,“千人計劃”入選者、國家杰青優青獲得者、國家級教學名師9人,“長江學者獎勵計劃”青年學者1人,“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6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入選者11人,博、碩士生導師2700多人。現有博士后流動站14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1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44個,博(碩)士專業學位類別16個;擁有國家級重點學科2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1個,省優勢學科5個,省重點序列學科1個,省一級學科重點學科6個,省一級學科重點(培育)學科3個,化學、植物與動物科學、工程學、農業科學、臨床醫學、材料科學等6個學科的ESI排名進入全球大學和科研機構前1%;擁有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1個,部、省級重點(建設)實驗室21個,部、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公共技術服務中心、省級研究院19個,建成省級協同創新中心2個,獲批1個國家技術轉移示范機構、1個國家級科技特派員創業培訓基地。學校目前承擔各級各類科研項目1800多項,全校年科技經費6億多元。“十五”以來,共有230多項科研成果獲省部級以上獎勵,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其中,由中科院與我校共同完成的“轉基因山羊體細胞克隆山羊”成果被評為1999年中國基礎研究十大新聞之首,由我校參與完成的“水稻第四號染色體精確測序”工作被評為2002年中國十大科技進展頭條新聞,9項成果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002年以來有4篇論文被評為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科技開發與成果推廣成績同樣喜人,學校的“農科教結合”工作已形成了以蘇北基地為中心,輻射蘇中、蘇南的格局,在服務“三農”方面走出了一條成功之路。
學校辦學條件優良,對外交流活躍。校園占地面積4000多畝,校舍建筑面積158萬多平方米;8個校區位于市區中部,首尾相連。全校固定資產總值58.2億元,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11.07億元,圖書館藏書412.8萬冊。擁有直屬附屬醫院、實習工廠、實驗農牧場、動物醫院、附屬中學等一批教學、科研、實習基地以及設備完善的臨床醫學院。學校注重開展國際學術交流活動,先后與45個國家(地區)的230多所高校和研究機構建立了合作交流關系。學校具有招收外國留學生(包括接受政府獎學金外國留學生)和招收港、澳、臺學生的資格。
合并辦學20多年來,學校走過了一條“聯合—合并—調整—提高”的改革發展之路。建校之初,學校走的是聯合辦學的道路。從1995年上半年起,學校由松散型聯合轉變為實質性合并。1998年,學校按學科群重組了13個二級學院。2002年之后,基于學科建設需要,學校又進行院系重組,構建了扁平化的組織體系,減少了管理層次,理順了內部關系,提高了運行效益,為學科、專業建設創造了更為有利的發展空間。學校各項事業呈現健康快速發展態勢,校黨委先后被江蘇省委表彰為“江蘇省先進基層黨組織”、被中共中央表彰為“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學校以優秀成績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
承傳歷史輝煌,譜寫改革華章。已有百余年辦學歷史的揚州大學,銳意改革,開拓進取,為我國高等教育管理體制改革提供了有益的經驗,被中央領導同志譽為“高校改革的一面旗幟”。在新的征程中,揚州大學將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堅持解放思想,推進綜合改革,注重以人為本,加強內涵建設,大力推進“規模大校”向“內涵強校”、“改革名校”向“質量名校”的轉變,朝著“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特色鮮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的目標闊步邁進!
招生計劃
1.2017年度招生計劃及分省分專業招生計劃以教育部及各省級招生考試機構公布的為準。
2.我校預留計劃(不超過招生計劃總數的1%),主要用于調節各地統考上線生源的不平衡,具體使用辦法嚴格按照教育部和各省(直轄市、自治區)的相關要求執行,并嚴格按照從高分到低分順序錄取。
3.如各省(直轄市、自治區)內專業生源不平衡,部分專業不能完成招生計劃時,根據實際情況,可進行專業計劃調整。
4.我校部分本科專業按大類招生,考生填報高考志愿時,將大類視作一個專業填報即可。按大類招收的新生,入學時在大類內不分專業,在完成大類基礎課程學習后,根據自身的專業發展目標、興趣特長、學習成績和社會需求,參加大類的分流,雙向選擇進入大類中的具體專業學習。
報考條件
1.凡符合生源所在地省級招生委員會規定的報名條件的考生均可報考。
2.所有專業的身體健康狀況要求,按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以及教育部辦公廳、衛生部辦公廳《關于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學生入學身體檢查取消乙肝項目檢測有關問題的通知》執行。新生入學時,我校將根據教育部有關規定對新生進行資格審查和身體復查,發現有不符合錄取條件的,將視情況予以適當調整專業直至退回生源所在地。
3.江蘇省學業水平測試等級最低要求:
⑴選測科目等級:
代碼為1381的文理科均為2B;
代碼為1382的理科(農科類專業)為1B1C;
代碼為1514的理科(農村訂單定向醫學生免費培養)為2B;
代碼為1646的文理科(中外合作辦學)均為1B1C;
代碼為1794的文理科(中美大學生雙向交流項目)均為2B;
體育、藝術類考生只對必測科目提出等級要求。
⑵必測科目等級:
文科類、理科類考生必測科目等級均達到C級及以上等級(技術科目須為合格);
體育、藝術類考生學業水平測試必測科目等級中D級不得超過三門(技術科目不合格視為D級)。
4.上海市、浙江省考生須符合所填報專業志愿的高考選考科目要求,其他各省(直轄市、自治區)考生須符合所填報專業志愿的科類要求。
5.外語語種要求:
日語、西班牙語、朝鮮語、阿拉伯語專業的報考語種除英語外,可以分別為日語、西班牙語、朝鮮語、阿拉伯語;外國語言文學類專業(英語、翻譯、商務英語)報考語種僅為英語。
報考外國語言文學類專業(英語、翻譯、商務英語)的考生,如英語總分為150分,則英語單科成績應不低于105分;如英語總分為120分,則英語單科成績應不低于85分。
報考日語、西班牙語、朝鮮語、阿拉伯語專業的考生,以及報考國際商務(中外合作辦學)專業的考生,外語單科成績優良。
報考外語專業的考生口試成績須良好(或B級、合格、70分)及以上。
非外語專業的考生入學后外語教育均開設英語課程。
6.江蘇省報考體育類、藝術類專業的考生,必須參加江蘇省教育考試院組織的專業統一考試,且專業考試成績合格。
非江蘇省報考藝術類專業的考生,必須參加生源所在地省級招生考試機構組織的專業統一考試和我校的藝術校考,且成績均合格。
錄取規則
1.錄取原則
⑴我校堅持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嚴格實行德、智、體全面衡量,在遵循考生專業志愿的基礎上,文化成績(音樂類以專業成績、美術類以專業加文化的總分成績)優先,擇優錄取。
⑵專業第一志愿生源充足的專業,優先錄取高分考生。專業第一志愿生源不足的專業,按照專業二志愿→三志愿→……→服從的順序,從高分到低分調配專業。專業之間按分數級差錄取,級差為0-3分。
2.調檔
⑴我校在綜合素質評價(思想政治品德考核)、身體健康狀況檢查合格、學業水平測試符合我校等級要求、統考成績達到生源所在省(直轄市、自治區)同批錄取最低控制分數線上的考生中,按照順序志愿投檔不超過學校招生計劃數的120%、平行志愿投檔不超過學校招生計劃數的105%提出調檔比例。
⑵符合生源地招生委員會規定的照顧錄取政策中加分條件的考生,按加分后的總成績參與專業錄取排序。
3.普通類專業錄取辦法
⑴江蘇省考生,按先分數后等級的原則安排錄取專業,同分同等級考生參考單科成績從高到低排序。
⑵內蒙古自治區采用“招生計劃1:1范圍內按專業志愿排隊錄取”的原則安排錄取專業;其他省(直轄市、自治區)按“分數優先”的原則,按實際投檔成績從高到低排序錄取專業。
實際投檔成績是由生源地省級招辦按投檔規則生成的、在我校接收的考生電子檔案中實際呈現的投檔成績(含小數部分)。實際投檔成績相同時,參考單科成績從高到低排序。
4.藝術類專業錄取辦法
⑴美術類專業
江蘇省考生:對文化分、專業分均達省控線的出檔考生,按考生文化分與專業之和從高分到低分順序錄取,對其中文化分或專業分排列前三名的考生優先錄取。
非江蘇省考生:對文化分達生源所在省美術類本科最低控制分數線,專業省統考成績合格,并取得我校藝術專業考試合格資格的考生,按文化分與專業分之和從高分到低分順序錄取。
⑵音樂類專業
江蘇省考生:對文化分、專業分均達省控線的出檔考生,分聲樂、器樂按專業成績從高分到低分順序錄取。
非江省蘇考生:對文化分達生源所在省音樂類本科最低控制分數線,專業省統考成績合格,并取得我校藝術專業考試合格資格的考生,按專業成績從高分到低分順序錄取。
5.體育類專業錄取辦法
對文化分、專業分均達省控線的出檔考生(只限江蘇考生),按考生文化分與專業分之和從高分到低分順序錄取。對專業分排列在招生計劃數前8%的出檔考生優先錄取。
收費標準及獎勵、資助措施
1.收費標準
揚州大學2017級統招本科生收費標準按照國家教育部、江蘇省教育廳和省物價局的有關文件精神執行。具體收費標準可在揚州大學本科生招生網公告欄查閱。隨錄取通知書一起寄發的《揚州大學新生入學須知》也將告知各專業具體收費標準。
2.獎助學金
設立獎助學金項目20余項,年發放獎助學金近3000萬元。
3.資助經濟困難學生完成學業的措施:
⑴國家助學金;
⑵勤工助學基金;
⑶困難補助;
⑷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校園地國家助學貸款;
⑸伯藜助學金、校友助學金等社會資助。
臨床醫學 (本科類 )
培養目標:培養具備基礎醫學、臨床醫學的基本理論和從事醫療、預防、醫學科研等方面基本技能的醫學高級專門人才。
開設的主要課程:人體解剖學、組織胚胎學、生理學、生物化學、病原生物學、病理學、藥理學、預防醫學、免疫學、診斷學、內科學、外科學、婦科學、兒科學、中醫學等。
中西醫臨床醫學 (本科類 )
培養適應21世紀我國衛生保健事業發展需求,具有中醫藥理論基礎、專業知識和專業實踐技能,系統掌握中醫理論體系及現代醫學知識,利用治未病理論預防疾病,具有扎實的中醫臨床思維能力、較強的臨床辨治能力,能在各級各類醫療衛生、保健機構及醫學科研機構從事中醫診治疾病和預防保健工作、開展科學研究工作的實用型中醫專門人才。
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診斷學、中藥學、方劑學、人體解剖學、生理學、病理學、藥理學、診斷學、中西醫內科學、針灸學等學位課程及有關通修課和選修課。
藥學 (本科類 )
培養目標:培養具有臨床藥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能在藥品應用、檢驗、流通和研究開發領域從事指導臨床合理用藥、藥物鑒定、藥劑制劑等方面工作的高級藥學專門人才。
開設的主要課程:有機化學、物理化學、分析化學、色譜與光譜分析、生物化學、人體解剖學、生理學、病理學、藥理學、藥物分析、藥劑學、生物藥劑學與藥物動力學、臨床藥理學、天然藥物化學、中醫學基礎、內科學、外科學、婦產科學、兒科學等。
護理學 (本科類 )
培養目標:培養具備人文社會科學、基礎醫學、臨床醫學、預防保健、護理學的基本理論和技能,從事臨床護理、預防保健、護理管理和護理科研的高級護理人才。
開設的主要課程:人體解剖學、組織胚胎學、生理學、生物化學、病理學、藥理學、病原生物學、免疫學、護理學基礎、健康評估、內科護理學、外科護理學、兒科護理學、婦產科護理學、急救護理學、重癥監護學、護理管理學、護理心理學、護理科研等。
-
- 上一篇:江蘇省南通衛生高等職業技術學校
- 下一篇:江都衛生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