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校介紹
- 校園環境
- 招生簡章
- 專業&學費
- 在線報名
中國醫科大學是中國共產黨創建的第一所醫科院校,其前身為中國工農紅軍軍醫學校和中國工農紅軍衛生學校。1931年創建于江西瑞金。1940年在延安,經毛澤東同志提議,中共中央批準,學校更名為中國醫科大學。1948年11月,在沈陽合并了原國立沈陽醫學院(前身為滿州醫科大學,1911年由日本國南滿鐵道株式會社建立)和原私立遼寧醫學院(前身為盛京醫科大學,1882年由英國教會建立)。中國醫科大學是衛生部原部屬 高等學校,2000年由衛生部劃轉為省部共建、以遼寧省管理為主。
中國醫科大學建校至今,共培養了近7萬多名高級醫學專門人才,畢業生遍布全國各地及世界許多國家和地區,培養和造就了一大批國家衛生管理的著名領導干部和醫學界的著名專家學者。據不完全統計,擔任副部級以上職務百余位,衛生部正、副部長9位,將軍40多位,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12位。
學校設有27個院、系、部。在哲學、教育學、理學、工學、醫學和管理學等6學科門類擁有學位授予權,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和生物學等3個學科具有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設有49個博士學位授權學科(專業),61個碩士學位授權學科(專業),5個國家重點學科(呼吸系病、皮膚病與性病學、外科學(普外)、內科學(內分泌與代謝病)、勞動衛生與環境衛生學),1個國家級重點培育學科(影像醫學與核醫學),27個省重點學科,2個省級重點培育學科;3個博士后流動站,11個本科專業,10個高等職業技術專業。設有2個國家研究基地,1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4個衛生部重點實驗室,3個國家中藥局重點實驗室,8個遼寧省重點實驗室, 15個遼寧省高校重點實驗室;設有1個國家治療搶救中心,13個遼寧省研究、治療中心,18個校級研究所,21個校級教育、科學研究中心。有7個研究中心(所)分別被批準為科技部、遼寧省或沈陽市的研究中心或創新平臺。學校附屬3所綜合性醫院和1所專科性醫院,開放床位6469張,牙科綜合治療椅105張。
學校在職教職工8864人,各類專業技術人員占職工總數的83.8%,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教授級525人,副教授級792人,博士生指導教師329人,碩士生指導教師852人。在校各類學生26546人,其中博士生984人,碩士生3177人,普通本科生8286人,外國留學生和港澳臺學生466人。
招生計劃特別
1.學校在制定分專業計劃時根據學校辦學條件、就業情況和社會需求,經學校本科生招生工作領導小組研究確定各專業培養規模和招生計劃,主要滿足經濟社會發展急需的一流特色學科和重點支持的學科專業計劃;
2.我校制定分省計劃主要面向中西部地區和生源質量較好的省份和地區安排招生名額;
3.學校不設預留計劃;
4.各專業外語語種不限。學校外語教學統一采用英語,臨床醫學(“5+3”一體化)、兒科學(“5+3”一體化)、臨床醫學(實驗班)專業課程采用中英雙語教學,入學后測試英語成績,如不符合要求調整至相應專業學習,中外合作辦學專業全英語教學,其他語種考生請慎重報考;
5.各專業男女生比例不限;
6.學校招生計劃按照遼寧省教育廳核準的分省分專業招生計劃執行。
畢業證書與學位證書說明
“5+3”一體化制學生學習期滿,成績合格者,頒發中國醫科大學本科畢業證書和研究生畢業證書。達到中國醫科大學學位授予標準的,授予學士學位和碩士專業學位。
臨床醫學(實驗班)學生學習期滿,成績合格者,頒發中國醫科大學本科畢業證書并授予學士學位。按學校規定,符合臨床醫學(實驗班)推薦免試研究生標準者,經本人申請,學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領導小組審核批準,可以繼續進行研究生培養階段的學習,達到培養目標要求的,頒發中國醫科大學研究生畢業證書,授予博士學術學位或碩士學術學位。
本科生學習期滿,成績合格者,頒發中國醫科大學本科畢業證書。達到中國醫科大學學位授予標準的,授予學士學位。
中外合作辦學學生學習期滿,成績合格,將獲得雙方大學頒發的證書。中國醫科大學頒發中國醫科大學畢業證書和理學學士學位證書;英國貝爾法斯特女王大學頒發貝爾法斯特女王大學理學學士學位證書(Bachelor of Science),該學位證書與貝爾法斯特女王大學在英國國內所頒發的證書一致,并獲得英國相關機構承認。
國際交流與合作方面
我校與英國貝爾法斯特女王大學聯合舉辦的中國醫科大學—貝爾法斯特女王大學聯合學院,是教育部批準設立的中外合作辦學機構。雙方大學在藥學本科教育方面開展合作,通過引進女王大學藥學課程及師資,在中國境內為學生提供優質教育,培養有國際水準的藥學本科人才。
合作辦學的全部教育教學過程在中國醫科大學—貝爾法斯特女王大學聯合學院完成,中英雙方根據各自院校的教學要求共同制定教學計劃。
合作辦學專業與學校其他專業在同批次錄取。
錄取辦法
1、調檔比例
學校根據生源省市招生主管部門的調檔規定和報考我校的生源情況確定調檔比例,按照順序志愿投檔批次控制在120%以內,按照平行志愿投檔批次原則上控制在105%以內。
2、身體健康狀況要求
按照教育部、衛生部、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印發的《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執行。醫學類、藥學類、生物科學類、生物醫學工程專業不招收色覺異常考生。根據用人單位普遍要求,建議報考法醫學專業的考生雙眼裸眼視力或矯正視力在1.0以上, 男生身高在1.70米以上,女生身高在1.65米以上。
3、院校志愿及錄取
學校2016年在遼寧省實行平行志愿投檔錄取方式,在其他省市按當地志愿投檔辦法處理。
4、對加分或降低分數要求投檔考生的處理
學校執行各省級招考委關于加分、降分投檔的規定。
5、進檔考生的專業安排辦法
進檔考生采用分數優先的方式安排專業,按投檔成績由高到低依次進行。相同投檔成績的考生依次比較英語、理科綜合、數學、語文單科成績,確定先后順序,如高考各科成績均相同,高中會考成績A等級多者優先。分配專業時無分數級差。
考生所有專業志愿都無法滿足時,若服從專業調劑,則根據考生成績從高分到低分調劑到其它未能錄取滿額的專業,若不服從專業調劑,作退檔處理。
6、特殊省份錄取規則:對江蘇省進檔考生采用“先分數后等級”的排序辦法劃分專業。要求考生選測科目為物理+化學/生物,各類專業的學業測試等級下限要求:選測為2B,必測為“4C1合格”。內蒙古自治區實行“招生計劃1:1范圍內按專業志愿排隊錄取”錄取原則。
7、特殊專業要求
學校只招理工類考生。
法醫學專業招男生為主;女生只招填報此專業志愿的考生,不調劑錄取服從志愿女生。
護理學專業只錄取填報此專業志愿的考生,不調劑錄取服從志愿考生。
中外合作辦學專業只錄取填報該志愿的考生,不調劑錄取服從志愿考生。
學費,收、退費等
1、學費收取標準:
各專業學費執行省物價部門批準的收費許可證上的收費標準。“5+3”一體化專業學費為本科階段每年5500元,研究生階段按研究生階段學費執行;護理學專業學費每年5000元,生物科學、公共事業管理、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學費每年4800元,中外合作辦學專業學費第一年40000元,第二、三、四年達到英方標準并取得英方學籍者,每年55000元,第二、三、四年未達到英方標準、未取得英方學籍,繼續在聯合學院學習同樣課程、享受相同師資者,每年學費40000元。2016年新開設的兒科學專業、精神醫學專業學費按省物價局批準的標準執行,其他各專業學費均為每年5200元。住宿費暫按1200元/年.生收取,最終按省物價局批準為準。
2、學費的退費辦法
學生因故退學或提前結束學業,學校根據學生實際學習時間,按月計退剩余的學費。
3、學校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扶困助學的具體措施
按照國家關于高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政策的有關要求,學校形成了以國家助學貸款為主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體系。對于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學校開設“綠色通道”,優先辦理入學手續,解除學生的后顧之憂。學校設有國家、學校和社會層面的各類獎(助)學金,并安排校內勤工助學崗位,幫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緩解在學期間的經濟壓力。
(1)國家、省政府獎學金情況(獲獎比例按有關文件要求執行)
國家獎學金 8000元/人.年
省政府獎學金 8000元/人.年
國家勵志獎學金 5000元/人.年
(2)國家助學金情況(獲獎比例按有關文件要求執行)
國家一等助學金 4000元/人.年
國家二等助學金 2500元/人.年
招收專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