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學校介紹
- 校園環境
- 招生簡章
- 專業&學費
- 在線報名
徐州醫科大學坐落于全國歷史文化名城江蘇省徐州市,是省屬普通高等學校。在近60年辦學歷程中,學校不斷發揚“艱苦創業、不斷創新、勇于創優”的優良傳統,大力實施“人才強校、質量立校、科技興校、特色名校、文化鑄校 ”的發展戰略,堅持“創新型發展、選擇性優秀、關聯性拉動”的發展思路,走出了一條極具特色的發展之路,是整個淮海經濟區辦學歷史悠久、辦學特色鮮明的一所高等醫學院校,也是該地區醫學教育、醫療服務和醫學科研的中心。
學校1958年開始招收五年制本科學生,1985年招收碩士研究生,具有博士學位授予權。學校今年有26個本科專業(含方向)面向全國19個省(市、自治區)招生,涵蓋醫學、理學、工學、管理學4個學科門類。學校現有臨床醫學、生物學2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臨床醫學、基礎醫學、生物學、藥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5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和臨床醫學、藥學2個專業學位授權點,具備碩士研究生推免權,并設有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和工作站。形成了從本科生、研究生到博士后,從全日制到成人教育、留學生教育全方位、多層次的教育體系。
學校堅持以教學工作為中心,深化教學改革,規范教學管理,教學質量不斷提高,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擁有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國家級規劃教材、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和國家級教學團隊,是國家第一批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改革試點高校;通過教育部臨床醫學專業認證,認證有效期7年;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二等獎各1項,以及省級教學成果特等獎等一批省部級獎項;獲國家級“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項目和中央財政支持地方高校發展專項資金建設項目多項,以及一批省級品牌專業、重點專業(類)、精品課程和教材、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和實踐教育中心。
學校高度重視學科建設和科研工作,建有一批省級重點學科和省優勢學科群,其中臨床醫學學科ESI排名全球前1%;獲得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省協同創新中心、省級重點實驗室、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一批科研平臺。近五年,學校承擔各級各類科研項目1000余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00余項;發表SCI、EI等收錄論文近千篇,其中在美國科學院刊等高水平期刊發表論文多篇;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國家自然科學獎等省部級以上科研成果獎勵20余項。
學校不斷加大師資隊伍建設力度,加快高層次優秀人才的培養和引進,師資隊伍數量穩步增長、結構持續優化。有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全國優秀教師、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全國衛生系統先進工作者、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以及江蘇特聘教授、江蘇省教學名師、江蘇省優秀教育工作者、江蘇省“雙創計劃”、江蘇省科技創新團隊、江蘇省“333工程”、“六大人才高峰”、“青藍工程”等一批優秀教師和團隊。
近年來,學校不斷加強對外交流與合作,先后與美國哈佛大學、塔夫茨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澳大利亞臥龍崗大學、韓國延世大學、英國倫敦大學等30多所海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建立校際合作關系,在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韓國乙支大學等高校建立師資培訓基地。此外,學校還多次主辦(承辦)國際學術會議,學校的國際影響力進一步擴大。
麻醉學教育是學校的特色和優勢。學校在全國率先創設麻醉學本科專業,并建成為全國“高等學校特色專業”,麻醉學教學團隊是“國家級優秀教學團隊”,麻醉學教學成果榮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二等獎。麻醉學學科先后獲評國家級重點學科培育建設點、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培育建設點、江蘇省重點實驗室、江蘇省臨床重點專科、江蘇省醫學重點學科和江蘇省“135工程”重點學科,是全國衛生專業技術職稱考試麻醉學專業命題基地,全國高等教育學會麻醉學教育研究會、江蘇省麻醉研究所均掛靠在我校。學校主辦的《國際麻醉學與復蘇雜志》(原《國外醫學·麻醉學與復蘇分冊》)在國內外具有較大影響。學校因此被譽為“中國麻醉學人才培養的搖籃”。
學校堅持立德樹人,以質量為生命線,為社會培養了大批高級醫療衛生人才,畢業生就業率始終保持在95%以上。學校先后被評為江蘇省師資隊伍建設先進高校、江蘇省科技工作先進高校、江蘇省高校校風建設優秀單位、黨的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先進高校、江蘇省高等學校和諧校園、江蘇省文明單位等,贏得了社會的廣泛認可。
招生機構
第一條 我校成立由校領導和有關部門、學院負責人組成的“徐州醫科大學本科生招生工作領導小組”,負責研究、制訂學校招生工作政策,并對重大問題做出決策。招生辦公室在學校招生工作領導小組領導下,貫徹執行國家招生政策和規定,具體負責學校本科生招生工作的組織實施。
第二條 我校嚴格執行國家招生政策及有關規定,實行招生“陽光工程”,成立招生監督小組對招生全過程進行監督,杜絕不正之風。
第三條 我校通過學校招生網站發布招生信息及錄取結果。
招生錄取
第一條招生計劃:詳見學校招生網站。
第二條錄取批次:我校今年在江蘇全部為本一批次招生,在江蘇省外為本二批次招生。
第三條錄取體制:我校在教育部和江蘇省高校招生委員會領導下,實行“學校負責、教育考試院監督”的錄取體制,根據各省劃定的錄取分數線及閱檔比例調閱考生檔案,擇優錄取。
錄取規則
1.招生外語語種不限,入學后外語教學為英語。
2.各專業無男女比例要求。對考生身體健康狀況的要求,以《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為準,所有學生進校后進行復檢,凡不符合部頒體檢標準者將取消其入學資格。考慮用人單位招聘需求,建議表面抗原陽性者慎報醫學類專業、身高低于158厘米的考生慎報護理學專業,考生還應慎報因身體原因可能影響將來就業的相關專業。
3.按照國家規定享受加分政策的考生,進檔后和其他考生按同一錄取原則擇優錄取。
4.江蘇考生選測科目最低等級要求為BB,必測科目等級要求為4C,技術科目要求合格。考生進檔后,選測科目B+可以加1分,A可以加2分,A+可以加3分,然后按照“預投基準分”(加分后成績)排序,“預投基準分”相同,“投檔分”(加分前成績)高的學生優先;同分條件下,等級高的學生優先;同分同等級條件下,外語成績高的學生優先。再根據學生填報志愿按照“專業級差”的原則進行錄取,其中第一、二專業志愿間級差為3分,第二、三志愿間級差為2分,第三、四志愿間級差為1分,四志愿之后各志愿間不設級差。對報有服從專業調劑志愿的考生,在所報專業已滿的情況下,視其專業意向進行調劑錄取;對未報服從專業調劑志愿的考生,在所報專業已錄取滿額情況下作退檔處理。
5. 江蘇省外考生,考試科類要求以各省公布政策為準。實行平行志愿的省份錄取原則同江蘇省;未實行平行志愿的省份,進檔后按照院校“志愿清”、“專業級差”的原則進行錄取。
學校獎、助學金
為解決大學期間學生的經濟困難,我校按照國家的相關政策,對家庭經濟確有困難的學生實行多種形式資助,建立了以“獎、貸、助、補、勤、免”為一體的完善的資助體系,主要包括國家獎助(國家獎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國家助學金、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應征入伍國家資助、新疆籍少數民族貧困生補助、江蘇省教育基金圓夢助學券、殘疾學生學費補助)、學校獎勵(優秀學生獎學金、勤工助學、臨時困難補助等)及各類社會資助(秉龍助學金、徐州福彩助學金、伯黎助學金等)近30項。近年來,資助總額年均達3600萬元,幫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順利完成學業。
臨床醫學(專業代碼100201K)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基礎醫學、臨床醫學的基本理論和醫療、預防的基本技能,完成醫學基本訓練,能在醫療衛生部門從事醫療、預防、康復、醫學科研等方面工作的具備創新精神、初步臨床能力、終身學習能力和良好職業素質的醫學畢業生。
培養要求: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醫學方面的基礎理論和基本知識,接受人類疾病的診斷、治療、預防方面的基本訓練,具有較強的臨床思維和表達能力,具有對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斷、鑒別、防治能力。
主干學科:基礎醫學、臨床醫學。
主要課程:人體系統解剖學、組織學與胚胎學、局部解剖學、生理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病理學、醫學微生物與免疫學、病理生理學、藥理學、診斷學、內科學、外科學、婦產科學、兒科學、醫學心理學、衛生學、流行病學、傳染病學
麻醉學(專業代碼:100202TK)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和麻醉學等方面的基本理論知識和基本技能,能在醫療衛生單位的麻醉科、急診科、急救中心、重癥監測治療病房(ICU)及疼痛診療等領域從事臨床麻醉、急救和復蘇、重癥監測、生理機能調控等方面工作的有一定實踐能力的麻醉科醫師。
培養要求: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基礎醫學、臨床醫學、麻醉學的基本理論知識及臨床醫學、麻醉學的基本技術,接受麻醉、急救與生命復蘇的基本訓練,具有常見手術的麻醉處理、手術并發癥防治以及危重病癥的監測與治療的基本能力。
主干學科:基礎醫學、臨床醫學、麻醉學
主要課程:人體解剖學、內科學、外科學、臨床麻醉學、危重病醫學、疼痛診療學、麻醉藥理學、麻醉設備學、麻醉生理學、麻醉解剖學、麻醉學相關機能實驗學、麻醉、急救與生命復蘇基本實踐技能訓練等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畢業實習安排50周
生物醫學工程(專業代碼:082601)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工學與醫學交叉復合知識結構,具備生命科學、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及信息科學有關的基礎理論知識,具有醫學與工程技術相結合的科學研究能力,能在相關領域從事研究、開發、教學及管理的工程技術創新型專門人才。
培養要求:通過理工基礎和計算機科學、醫學基礎、醫學影像學和醫療設備的學習,掌握醫學影像設備的結構、原理及其在臨床的應用。具有從事生物醫學工程尤其是醫學影像工程領域或部門的設備研究、功能開發、運行管理與操作使用、經營銷售與維修的能力。
主干學科:生物醫學工程學。
主要課程:人體系統解剖學、醫學臨床基礎、影像診斷學、高等數學、大學物理、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電路分析、電子課程設計、微機原理、數據庫原理、計算機語言、生物醫學工程學、醫學影像物理學、醫學影像設備學、醫學影像技術學、信號與系統、生物醫學信號處理、計算機圖形學、醫學圖像處理、醫學傳感器原理。
醫學影像技術學(專業代碼:101003)
培養目標:培養具有數理基礎、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和醫學影像學的基本理論知識及基本技能,掌握醫學影像設備結構、醫學影像成像原理、醫學影像檢查技術和影像質量管理與質量控制,具有一定的醫學影像學基礎知識,在臨床醫學影像、核醫學、放射治療等診療技術領域從事操作、應用、技術開發及教學和管理的理工醫結合的復合型專門人才。
培養要求:通過理工科基礎、基礎醫學、臨床醫學、醫學影像學、醫學影像設備和醫學影像技術的學習,掌握醫學影像設備的結構、成像原理及各種影像學檢查技術,掌握影像質量管理與質量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具有從事醫學影像診療技術領域的操作、應用、技術開發及教學和管理的基本能力。
主干學科:電子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基礎醫學、臨床醫學、醫學影像學、醫學影像設備、醫學影像技術。
主要課程:高等數學、大學物理、電工學、計算機網絡與應用、C語言程序設計、醫學圖像處理、人體系統解剖學、影像解剖學、醫學影像物理學、醫學影像設備學、醫學影像技術學、影像診斷學、醫學影像質量保證與質量控制、醫學影像技術專業英語。
預防醫學(專業代碼:100401K)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預防醫學基本理論知識和衛生檢測技術,能在疾病預防控制、環境衛生或食品衛生監測等機構從事預防醫學工作的應用型專門人才。
培養要求: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基礎醫學、預防醫學的基本理論知識,受到衛生檢測技術、疾病控制的基本訓練,具有衛生防疫、控制傳染病與職業病、改進人群環境衛生條件、實施食品衛生監督等工作的基本能力。
主干學科:基礎醫學、預防醫學。
主要課程: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微生物學與免疫學、生理學、病理學、診斷學、內科學、衛生統計學、流行病學、環境衛生學、營養與食品衛生學、職業衛生與職業醫學、兒少衛生學等。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臨床實習、專業實習安排50周
口腔醫學(專業代碼:100301K)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適應社會經濟和醫療事業發展需要的,具有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和口腔醫學等方面的基本理論、知識和技能,能在醫療衛生機構從事口腔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治和預防工作的具有初步臨床能力、良好職業素質和終身學習及創新能力的口腔專業人才。
培養要求: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口腔醫學的基礎理論和基本知識,接受口腔及頜面部疾病的診斷、治療、預防方面的訓練,具有口腔醫學常見病、多發病的診療、修復和預防保健的基本能力。
主干學科: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口腔醫學。
主要課程:病理學、藥理學、人體系統解剖學、內科學、外科學、醫學微生物學與免疫學、生理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診斷學、口腔解剖生理學、口腔組織病理學、口腔材料學、口腔預防醫學、口腔內科學、口腔頜面外科學、口腔修復學、口腔正畸學、口腔X線診斷學、兒童牙病學。
假肢矯形工程(專業代碼:082602T)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康復醫學與工程技術相結合的基本技能,具備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等有關的基礎理論知識以及矯形醫學與工程技術相結合的科學研究能力。能夠適應現代科學技術與人體康復需求,在醫院臨床康復、假肢矯形工程、醫療器械等領域從事研究、設計、技術服務和管理工作的高級應用人才。
培養要求:通過生物力學、康復醫學、機電技術與材料科學、假肢矯形器設計的學習,掌握康復醫學與工程技術相結合的基本能力,掌握康復器械基本專業知識,具有初步制作安裝假肢矯形器的能力、康復器械設計與應用能力,掌握康復醫學、假肢與矯形器及其它康復器械的設計、制造與管理的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
主干學科:生物力學、康復醫學、矯形器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主要課程:材料力學、電路分析、生物力學、數字電路技術、模擬電路技術、數字信號處理、工程制圖、醫用傳感器原理、生物醫學工程學、C語言程序設計、微機原理、金工實習、人體系統解剖學、生理學、病理學、矯形材料學、人機工程學、矯形器學、康復醫學、骨科器械
學校收費
我校嚴格執行國家及部、省收費標準及項目,不收取國家規定之外的任何費用。培養費:5200 ~ 6800元/年;住宿費:800~ 1500元/年。
-
- 上一篇:南京中醫藥大學
- 下一篇:蘇州衛生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