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學校介紹
- 校園環境
- 招生簡章
- 專業&學費
- 在線報名
醫學部現有基礎醫學與生物科學學院、放射醫學與防護學院、公共衛生學院、藥學院、護理學院等5個學院、3個臨床醫學院和9個研究院所。現有在校研究生2815名、全日制本科生5010名、外國留學生502名。
醫學部現有教職工786人,三家直屬附屬醫院具有教學職稱的教師1322人。其中“兩院”院士3人;中組部“千人計劃”3人、“青年千人計劃”7人;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2人、“跨世紀和新世紀優秀人才計劃”5人;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百千萬人才工程”培養對象(國家級)2人;國務院學位評定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4人;中科院“百人計劃”獲得者3人;國家自然科學“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9人、“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5人;“973”首席科學家4人。
醫學部現擁有博士后流動站6個,一級學科博士點6個,一級學科專業學位博士點1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點60個;一級學科碩士點10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點76個,專業學位碩士點6個。有國家級重點學科3個,國家重點臨床專科8個,國防科工委重點學科2個,省一級學科和二級學科重點學科各4個,省優勢學科一期2個、二期3個。現有學術型博士生導師153人(含臨床52人),臨床專業學位型博士生導師94人,碩士生導師540人(含臨床310人),臨床專業學位型碩士生導師126人。
現有教育部創新團隊2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7個,省級科技公共服務平臺1個,省高校優秀科技創新團隊3個、協同創新中心2個,省“雙創計劃”團隊3個。
現有本科專業15個,其中有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1個,省“十二五”重點專業類建設項目1個,省品牌專業1個,省特色專業3個;省級實驗教學與實踐教育中心5個;國家級雙語教學示范課程2門,國家來華留學生英語授課品牌課程1門,省精品課程1門,省英文授課精品課程3門;“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國家級規劃教材1部,省精品教材4部;附屬醫院16所(其中直屬附屬醫院3所),教學實習點100多個;生物類校外實習基地18個。
醫學部積極開展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先后與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新加坡等國家及香港、臺灣等地區的高校、科研機構建立了廣泛的交流與長期的合作關系。
第一條 為了維護考生的合法權益,保證學校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工作的順利實施,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等相關法律、教育部有關規定,結合學校實際情況,制定本章程。
第二條 學校名稱:蘇州大學
學校地址:天賜莊校區坐落于江蘇省蘇州市十梓街1號;獨墅湖校區坐落于蘇州工業園區仁愛路199號;陽澄湖校區坐落于蘇州市相城區濟學路8號。
上級主管部門:江蘇省教育廳
辦學層次及類型:公辦全日制普通本科學校
第三條 頒發證書:在規定的年限內達到所在專業畢業要求者,頒發蘇州大學本科畢業證書;符合學校學位授予有關規定者,頒發普通高等教育本科畢業生學士學位證書。
第四條 蘇州大學招生工作將全面貫徹教育部、各省(直轄市、自治區)有關文件精神,本著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綜合衡量考生德、智、體、美,擇優錄取。
第五條 蘇州大學設立招生委員會,確定本科招生工作的總體思路和目標,審議本科招生政策、計劃和錄取原則,討論決定本科招生重大事宜,為本科招生工作提供指導意見。招生委員會下設本科招生領導小組,根據招生委員會的授權負責制定招生章程、編制招生計劃、決定選拔測試方案、確定錄取標準、審核錄取結果等本科招生具體事項。
第六條 招生就業處作為學校的常設工作機構,負責學校本科生招生的日常管理工作。
第七條 學校紀委、監察部門負責監督本科招生各項政策和規定的實施。
第八條 按照“學校負責,招辦監督”的原則,在各省(直轄市、自治區)招生委員會組織下開展本校本科招生錄取工作。
第九條 學校面向全國招生,根據國家政策要求,著力促進區域、城鄉入學機會公平,優化學校生源結構,統籌考慮各省考生人數和生源質量、各專業就業情況等因素,確定分省分專業招生計劃。年度招生計劃及分省分專業招生計劃以教育部及各省級招辦公布的為準。
學校將招生計劃總數的1%作為預留計劃,主要用于調節各地統考上線生源的不平衡,并嚴格按照從高分到低分順延錄取。
第十條 學校部分本科專業按大類招生,考生填報高考志愿時,將大類視作一個專業填報即可。按大類招收的新生,入學時在大類內不分專業,在完成大類基礎課程學習后,根據自身的專業發展目標、興趣特長等,參加大類的分流,進入大類中的具體專業學習。
學校按大類招生的有:中國語言文學類[含漢語言文學(師范)、漢語言文學(基地)、漢語國際教育、秘書學];新聞傳播學類[含新聞學、廣播電視學、廣告學、網絡與新媒體];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類[含檔案學、信息資源管理];數學類[含數學與應用數學(基地)、數學與應用數學(師范)、信息與計算科學];化學類[含化學、應用化學];材料類[含材料科學與工程、材料化學、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功能材料];計算機類[含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網絡工程、物聯網工程];機械類[含機械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機械電子工程];紡織類[含紡織工程、服裝設計與工程、非織造材料與工程]。
第十一條 報名條件
1.凡符合生源地省級招生委員會規定的報名條件的考生,均可報考。
2.身體健康狀況要求:對考生的身體健康狀況要求執行教育部、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印發的《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和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教育部、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關于進一步規范入學和就業體檢項目維護乙肝表面抗原攜帶者入學和就業權利的通知》等有關規定。除此以外,根據相關培養及就業的實際情況,報考材料類、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者,要求無色盲、色弱;報考醫學影像學專業、護理學專業者,建議身高男生不低于1.65米、女生不低于1.55米;報考法醫學專業者,建議身高男生不低于1.70米、女生不低于1.60米。
3.高考外語語種要求:外國語言文學類專業,只招收英語語種考生,且須參加由生源地省級招生考試主管部門統一組織的英語口試;其他專業,進校后以英語安排外語教學,請非英語語種考生根據自身情況,慎重報考。
納米材料與技術專業要求考生英語基礎扎實、英語成績優秀,以適應全英文教學環境;音樂表演專業、中外合作辦學項目部分課程以英文授課,要求考生有良好的英語基礎。
4.建筑學、城鄉規劃、風景園林、歷史建筑保護工程專業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美術基礎。
5.我校自主招生、高校專項計劃、高水平運動隊、保送生等特殊類型考生公示無異議后方可報考并享受我校相應類型錄取政策。
6.江蘇省考生學業水平測試科目等級要求:提前批藝術類、體育類專業,七門學業水平測試必修科目等級中D級不得超過三門(技術科目不合格視為D級);地方專項計劃、正常本科一批(非中外合作辦學專業),兩門選修測試科目等級不低于AB;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兩門選修測試科目等級不低于BB。
7.江蘇省考生須符合所填報專業志愿的科類和學業水平測試科目要求,上海市、浙江省考生須符合所填報專業志愿的高考選考科目要求,其他各省(直轄市、自治區)考生須符合所填報專業志愿的科類要求。
第十二條 錄取原則
1.學校堅持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按照普通類、體育類和藝術類專業分類分批次錄取。
2.根據各省(直轄市、自治區)考生報考情況,與省級招辦協商確定調閱考生檔案比例。實行平行志愿投檔的批次,調檔比例原則上控制在105%以內。
3.我校本科招生實行按志愿錄取。若批次投檔完成生源不足,剩余計劃公開征集,征集后仍未完成的計劃調整至生源充足的省份。
4.符合照顧加分政策的考生按加分后的總成績參與專業錄取排序。我校在江蘇省招生,執行江蘇省高等學校招生委員會規定的照顧錄取政策;在其他省(直轄市、自治區)招生,認可各省級招生委員會確認的全國性高考加分項目分值。
5.江蘇省正常本一批次進檔考生選修測試科目等級加分政策:選修測試科目等級組合為A+A+者在其投檔成績上加3分、A+A者加2分,考生按加分后的總成績參與專業錄取排序。自主招生考生、高校專項計劃考生不再享受選修測試科目等級加分政策。
6.在上海市實行“兩依據一參考”的招生模式,將考生高考成績作為錄取時的基本依據,同時參考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信息。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信息使用辦法另行制定并公布。
7.普通類專業錄取方法:
⑴進檔考生專業安排原則:江蘇省按先分數后等級、分數優先的原則安排錄取專業,等級順序為A+A+、A+A、AA、A+B+、A+B、AB+、AB、B+B+、B+B、BB,同分同等級考生按語文、數學科目的總分(含附加分)從高到低排序;內蒙古自治區采用“招生計劃1:1范圍內按專業志愿排隊錄取”的原則安排錄取專業;其他省(直轄市、自治區)按“分數優先”的原則安排錄取專業。
⑵非江蘇省進檔考生在安排專業時,按實際投檔成績從高到低排序。實際投檔成績是由生源地省級招辦按投檔規則生成的、在我校接收的考生電子檔案中實際呈現的投檔成績(含小數部分)。實際投檔成績相同時,上海市、浙江省考生依次按文化總分(不含政策加分)、語文數學總分、語文或數學單科成績、外語單科成績、選考科目中最高科成績、選考科目中次高科成績從高到低排序;其他省(直轄市、自治區)考生依次按文化總分(不含政策加分)、語文數學總分、語文或數學單科成績、綜合科目成績從高到低排序。
⑶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只錄取填報有此類項目專業志愿的考生。
8.體育教育專業,對文化成績和專業成績均達省同批次最低控制分數線的考生,按文化成績和專業成績之和從高到低擇優錄取。
9.外國語言文學類專業保送生、優秀運動員免試入學、自主招生、高校專項計劃、高水平運動隊、美術與設計類、音樂類、播音與主持藝術、運動訓練、武術與民族傳統體育專業等錄取辦法依據教育部、省(直轄市、自治區)招生主管部門規定、我校本年度相應招生簡章執行。
10.國家專項計劃考生、地方專項計劃考生、南疆單列計劃考生、內地新疆高中班畢業生、內地西藏班畢業生、定向就業考生、少數民族預科班結業后轉入本科考生,按照教育部、生源所在省(直轄市、自治區)和學校有關招生工作規定進行錄取。
收費標準
我校錄取新生實行完全學分制,學分制學費收費標準按江蘇省有關部門審批的標準執行。住宿費為每人每年500元至1500元,住宿由學校統一安排。
學校設立以“扶持培育、獎勵優秀、勵志助學”為宗旨的評獎評優體系,形成了以獎學金、助學金、國家助學貸款和生源地助學貸款、勤工助學、減免學費、困難補助為主的“六位一體、聯動助學”保障機制,幫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順利完成學業,努力實現資助體系獎優助貧的價值理性和人文關懷,激勵廣大學子成長成才。有關程序按國家、生源地相關主管部門和學校規定執行。
護理學
主要課程:人體解剖學、生理學、病理學、病理生理學、護理心理學、藥理學、健康評估、護理學基礎(包含護理學導論)、內科護理學、外科護理學、兒科護理學、婦產科護理學等。
口腔醫學
主要課程:人體解剖學、組織學與胚胎學、生物化學、細胞生物學、生理學、醫學微生物學、醫學免疫學、病理學、病理生理學、藥理學、人體形態學實驗、醫學生物學實驗、醫學機能學實驗、病原生物學與免疫學實驗、診斷學、外科學、內科學、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口腔解剖生理學、口腔組織病理學、口腔頜面醫學影像診斷學、牙體牙髓病學、牙周病學、口腔粘膜病學、兒童口腔醫學、口腔頜面外科學、口腔修復學、口腔正畸學、預防口腔醫學;衛生法學、醫學倫理學、醫學心理學;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思想道德修養、醫患溝通與技巧;英語、高等數學、醫用物理學、化學等。
法醫學
主要課程:基礎醫學、臨床醫學、法醫學、法學、英語、體育、計算機等公共必修課。專業課程主要有:醫藥高等數學、醫學物理學、醫學統計學、基礎化學、有機化學、醫學生物學、衛生法學、解剖學、組織學與胚胎學、醫學微生物學、醫學細胞生物學、醫學遺傳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生理學、病理學、病理生理學、醫學免疫學、藥理學、神經科學、內科學、外科學、婦產科學、兒科學、眼科學、診斷學、醫學影像學、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刑事科學技術、法醫臨床學、法醫物證學、法醫毒理學、法醫毒物分析、法醫病理學、法醫精神病學、犯罪心理學、法醫人類學、法醫法學、司法鑒定學。
放射醫學
主要課程:解剖學、組織與胚胎學、病原學、免疫學、生物化學、生理學、病理學、藥理學、臨床醫學導論、內科學、外科學、預防醫學、放射醫學及防護、影像診斷學、腫瘤放射治療學、核醫學。
中藥學
主要課程:高等數學、醫用物理學、英語、形態學概論、生理學、生物化學、病原學概論、醫學生物學、藥理學、無機化學、定量分析、有機化學、儀器分析、物理化學、中醫學基礎、中藥學、方劑學、藥物的波譜分析、中藥化學、藥用植物學、中藥鑒定學、中藥炮制學、中藥藥劑學、中藥藥理學、中藥制劑分析和藥事管理學等。
醫學影像學
主要課程:物理學、電子學基礎、計算機原理與接口、影像設備結構與維修、醫學成像技術、攝影學、人體解剖學、診斷學、內科學、影像診斷學、影像物理、超聲診斷、放射診斷、核素診斷、介入放射學、核醫學、醫學影像解剖學、腫瘤放療治療學、B超診斷學。
預防醫學
主要課程:細胞生物學、人體解剖學、組織胚胎學;生物化學、生理學、病理學、病理生理學、人體寄生蟲學、醫學微生物學、免疫學、藥理學;衛生化學、毒理學、診斷學、衛生統計學、流行病學、傳染病學、職業衛生與職業醫學;環境衛生學、營養與食品衛生學、兒童少年衛生學、衛生法學、衛生經濟學、衛生事業管理、醫學倫理學等。
臨床醫學
主要課程:人體解剖學、組織學與胚胎學、生物化學、神經生物學、生理學、醫學微生物學、醫學免疫學、病理學、藥理學、人體形態學實驗、醫學生物學實驗、醫學機能學實驗、病原生物學與免疫學實驗、診斷學、內科學、外科學、婦產科學、兒科學;循證醫學、衛生法學、醫學倫理學、醫學心理學、醫患溝通與技巧;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思想道德修養;英語、高等數學、醫用物理學、化學等。
-
- 上一篇:南京大學醫學院
-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