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學校介紹
- 校園環境
- 招生簡章
- 專業&學費
- 在線報名
淄博職業學院坐落于齊國故都、工業名城、國家園林城市、全國文明城市山東省淄博市。魯中地區獨特的經濟結構和文化底蘊賦予了學院尚工重商、醫學人文并舉的專業特色。學院在2006年教育部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中獲得優秀等次;2007年入選國家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建設單位,2010年以優秀成績通過驗收;先后獲得全國職業教育先進單位、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先進單位、省級文明單位等國家、省、市級綜合榮譽及單項榮譽500余項。近年來,被國家三部委聯合確定為節約型公共機構示范單位,入選全國“高職院校服務貢獻50強”,進入全國百所示范性高職院校影響力排行榜30強位列第七。2017年,獲第一批山東省優質高等職業院校建設工程立項,并被教育部確定為第二批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
目前,學院規劃面積2000余畝,建成面積1869畝,建筑面積64萬平方米,其中實訓實習場所面積13.8萬平方米。有教職工1387人,其中正高職稱55人,副高職稱325人,博士及在讀博士50人,碩士667人,專任教師749人,雙師素質教師達90%以上。固定資產17.4億元,其中教學儀器設備價值1.64億元,館藏紙質圖書186萬余冊。學院下設19個系院,74個高職專業,全日制在校生25000余人。所開設的各專業均有校企合作項目和穩定的就業基地,目前合作企業已達580余家,就業基地630余家。現有國家特支計劃(萬人計劃)人才、國家教學名師2人,二級教授、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1人,全國模范教師1人,國家級優秀教學團隊2個,國家級職業教育實訓基地4個,國家重點建設專業8個,國家級精品課程9門,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9門,國家級專業教學資源庫建設項目1個,國家級教學成果獎3項;有省級教學名師7人,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3名,山東高校十大師德標兵1人,省青年技能名師1人,省級優秀教學團隊8個,省品牌、特色專業11個,省級精品課程73門,省級教學成果獎19項。
學院立足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求,設立高職專業74個,形成了工、商、醫、藝、外語、社會事業等專業全面發展的綜合性辦學格局。投入4000余萬元建設智能校園,建立了先進的智能校園管理平臺。建有校內外實習實訓基地1000余個,虛擬實驗實訓和虛擬工藝項目51個。每年面向社會培訓各類人才100000人日。
積極服務“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國際化辦學水平不斷提升。先后與美國、法國、俄羅斯、澳大利亞、韓國、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喀麥隆、墨西哥等13個國家和地區的59所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關系,近3年來先后有200余名學生赴境外免學費交換學習、留學深造或實習就業,招收美國、法國、俄羅斯、韓國以及喀麥隆、阿爾及利亞、津巴布韋、孟加拉國、菲律賓、巴基斯坦、烏克蘭、哈薩克斯坦等國留學生300 余人來院學習。
學院以“培養學生的就業競爭力和發展潛力”為核心目標,不斷加強教育教學改革,提高師資隊伍素質,以職業能力為核心,形成了職業素質養成和職業技能培養全過程課程化實施框架。全面推行導師制管理模式,不斷推進考試和評價模式改革,人才培養質量持續提升。
學院以區域經濟轉方式、調結構對職業人才的需求為出發點,牽頭建立淄博職業教育集團,大力推進政、校、行、企深度融合,不斷優化實踐教學體系,實現資源共享、四方共贏。建立校內準工業園和創業孵化園,職業指導與服務三年不斷線。首創“零學費培養、零成本創業”模式,通過為企業開設“訂單班”、建立“校中廠”“廠中校”,與企業聯合開展“現代學徒制”培養等,使人才培養質量與用人單位需求實現“零距離”。
學生連續在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大賽、山東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等重大賽事中拔得頭籌。畢業生就業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用人單位滿意度達95%,很多學生未等畢業就被用人單位提前“預訂”。
錄取規則
嚴格按照教育部和省教育招生考試院的錄取政策和劃定的錄取分數線執行。在外省的錄取批次按照外省招辦的統一安排依次進行。錄取結果按照教育部要求和各省規定的形式公布,考生亦可登錄我院網站查詢。
1.實行遠程網上錄取。按教育部要求并執行生源地省區招生工作的相關規定。
2.藝術類專業投檔原則、錄取規則按照《山東省2017年普通高等學校藝術類專業招生工作實施方案》執行。
3.對實行平行志愿的省區,執行相關省區的投檔規定,實行“分數優先、遵循志愿”的原則接受投檔。對于進檔考生,根據分專業招生計劃,按照考生考試成績(有綜合評價信息的考生參考綜合評價信息)從高分到低分按照專業志愿錄取。
4.對未實行平行志愿的省區,按照考生報考學校的志愿先后錄取。即先錄取本校第一志愿的考生,若第一志愿不滿時,再錄取第二志愿考生,以此類推。
5.按“專業志愿優先,從高分到低分”的原則確定錄取專業。若第一專業志愿考生滿足某專業計劃,則本專業不再錄取第二、三專業志愿考生;若第一專業志愿考生不能滿足某專業計劃要求,則錄取第二專業志愿考生,以此類推。當考生無法錄取到所報考專業志愿時,若考生服從專業調劑,學校根據成績從高分到低分調劑到招生計劃尚未完成的專業,若考生不服從專業調劑,則不予錄取。
6.在確定錄取資格時,考生的各種加分、降分情況均計入總分,無單科成績要求。對享受加分政策的考生按照教育部有關文件規定執行。學校在招生錄取和安排專業時,相同條件下優先考慮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外語聽力成績高的考生。
7.志愿間不采用分數級差,無相關科目的成績要求。
8.春季高考專業:按專業類別劃定錄取線,從高分到低分依次錄取。在招生錄取和安排專業時,相同條件下優先考慮技能考試成績高的考生。
9. 錄取結果的公布渠道:學校招生信息網,錄取通知書等。
獎勵、助學政策
嚴格執行國家普通高校有關的獎勵、資助政策,學院設有國家獎學金、省政府獎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省政府勵志獎學金、淄博職業學院優秀學生獎學金及國家助學金、生源地學生信用助學貸款、勤工助學、學費減免、困難補助等一系列資助政策,特困新生通過“綠色通道”報到入學,讓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切實享受到不同形式的資助,切實保障“不讓一個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圓滿完成學業。
目前,學院規劃面積2000余畝,建成面積1869畝,建筑面積66萬平方米,其中實訓實習場所面積13.8萬平方米。有教職工1356人,其中正高級職稱51人,副高級職稱325人,博士及在讀博士47人,碩士667人,專任教師749人,雙師素質教師達90%以上。固定資產17.2億元,其中教學儀器設備價值1.5億元,館藏紙質圖書179萬余冊。學院下設19個系院,75個高職專業,全日制在校生25079人。所開設的各專業均有校企合作項目和穩定的就業基地,目前合作企業已達804家,就業基地420余家。
現有國家特支計劃(萬人計劃)人才、國家教學名師、二級教授、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1人,國家級優秀教學團隊2個,國家級職業教育實訓基地4個,國家重點建設專業8個,國家級精品課程9門,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9門,國家級專業教學資源庫建設項目1個,國家級教學成果獎3項;有省級教學名師8人,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3名,省青年技能名師1人,省級優秀教學團隊8個,省品牌、特色專業11個,省級精品課程73門,省級教學成果獎19項。
★系(院)設置
教學系(院)設置19個:機電工程學院、汽車工程系、電子電氣工程學院、信息工程系、化學工程系、制藥與生物工程系、建筑工程學院、會計學院、工商管理學院、旅游管理系、藝術設計系、國際學院、文化傳媒系、動漫藝術系、護理學院、醫學技術學院、藥學系、陶瓷琉璃藝術系、基礎部。
★專業設置
工業分析技術、應用化工技術、精細化工技術、石油化工技術、機電一體化技術、護理、物聯網應用技術、人力資源管理、助產、快遞運營管理、陶瓷設計與工藝、數控技術、老年服務與管理、電子商務、電子商務(校企合作辦學)、食品營養與檢測、食品生物技術、藥品生產技術、建筑裝飾工程技術、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臨床醫學、藥學、電力系統自動化技術、財務管理、視覺傳播設計與制作、電氣自動化技術、云計算技術與應用、物聯網應用技術(校企合作辦學)、云計算技術與應用(校企合作辦學)、軟件技術(校企合作辦學)、中藥學、汽車車身維修技術、建筑工程技術、建設工程管理(校企合作辦學)、汽車營銷與服務、會計、酒店管理、軟件技術、園林技術、計算機應用技術、工業設計、人物形象設計、保險、投資與理財、旅游管理、建設工程管理、口腔醫學技術、眼視光技術、文化創意與策劃、廣播影視節目制作、廣播影視節目制作(校企合作辦學)、應用英語、動漫制作技術、國際商務、商務英語、工程造價、通信技術、康復治療技術、空中乘務、報關與國際貨運、應用韓語、制冷與空調技術、電子信息工程技術、汽車電子技術、物流管理、工業機器人技術、機械制造與自動化、模具設計與制造、新能源汽車技術、市場營銷、工藝美術品設計、數字媒體應用技術、物流管理(中法合作)、動漫制作技術(中韓合作)。
應用化工技術(專本銜接山東理工大學化學工程與工藝)、會計(專本銜接臨沂大學會計學)、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本銜接山東交通學院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本銜接山東交通學院車輛工程)。
專業層次均為專科,學制均為三年,各省份招生專業參看各省考試院發布的填報志愿指南。
學費收費標準理工農醫類:5000元/年人 ;文法財經類:4800元/年人;藝術類專業:6000元/年人;物流管理(中法合作)12000元/年;動漫制作技術(中韓合作)8600元/年;廣播影視節目制作(校企合作辦學):8800元/年人;物聯網應用技術(校企合作辦學):8000元/年人;云計算技術與應用(校企合作辦學):9000元/年人;軟件技術(校企合作辦學):8800元/年人;建設工程管理(校企合作辦學):8000元/年人;電子商務(校企合作辦學):7800元/年人。如有學費標準調整,以最新的山東省物價局批示文件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