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校介紹
- 校園環境
- 招生簡章
- 專業&學費
- 在線報名
陜西中醫學院的前身是1952年創建于西安的西北中醫進修學校,1959年升格為陜西中醫學院,1961年遷至古都咸陽,是陜西惟一一所培養高級中醫藥人才的普通高等院校,是1978年中共中央56號文件確定的全國8所重點建設的中醫院校之一,1978年成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的首批碩士研究生招生單位,1981年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1990年被教育部批準為首批有條件接收國外留學生、港澳臺地區學生的高等院校。經過60多年的建設和發展,陜西中醫學院已成為一所以中醫藥專業為主體,醫、理、工、文、管多學科專業相互支撐、交叉融合的醫學類院校。
學校總占地面積796675.3 m2,有南(新校區)、北兩個校區。現有基礎醫學院、第一臨床醫學院(下設中醫系、中西醫臨床醫學系)、第二臨床醫學院(下設臨床醫學系)、藥學院、繼續教育學院、針灸推拿系、護理系、醫學技術系、公共衛生系、人文科學系、英語系、體育部、社會科學部等13個教學院(系、部);有2所直屬附屬醫院、15所非直屬附屬醫院,另有陜西中醫學院制藥廠和陜西醫史博物館。
學校現有教職工2501人(含兩所直屬附屬醫院),有專任教師739人,其中副高以上職稱426人;有碩士研究生導師219名、兼職博士生導師15名、博士后導師2名;分別與中國中醫科學院及北京、廣州、成都、上海、黑龍江等中醫藥大學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學校擁有張學文、郭誠杰2位“國醫大師”,有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陜西省有突出貢獻專家19人,有國家級、省級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項目指導老師43人,全國優秀教師、省級教學名師、師德標兵、師德先進個人、省“三五”人才17人,陜西省名老中醫、名中醫32人次,省級優秀教學團隊8個,形成了一支敬業精神強、學術水平高、教學經驗豐富的師資隊伍。
學校開設21個本科專業,基本形成了以中醫藥為核心,醫、理、工、文、管等學科相互滲透、相互促進、協調發展的專業格局。學校自1978年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現擁有中醫學等8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形成了專科、本科、碩士研究生教育等不同層次,全日制教育、繼續教育、留學生教育等不同類型的人才培養體系。截至2013年12月,學校全日制在校生近12000人(含留學生51人),其中碩士研究生922人,本科生10360人。
學校具有濃郁的校園文化氛圍,50多個學生社團活動異彩紛呈,為學生搭建了廣闊的成長舞臺。堅持30多年的“文藝百花獎”匯演、大學生辯論賽、運動會等,已成為學校傳統的文體項目,烘托出莘莘學子的青春熱情。學校組織的社會實踐服務隊多次被評為全國大中專學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先進集體,連續多年被評為陜西省大中專學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先進集體。學校被國家體育總局授予“全國群眾體育先進集體”稱號,在全國“十運會”上受到表彰,是我省高校和全國中醫藥院校中惟一獲此殊榮的單位。因校園文化氣息濃厚、環境優美,學校成為2008年北京奧運圣火在國內傳遞的惟一一所中醫院校。學校承辦的全國中醫藥院校第九屆傳統保健體育運動會得到了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省市領導及全國中醫藥院校的高度評價。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 為保證學校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工作的順利進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及教育部有關規定,結合學校發展情況,特制定本章程。
第二章學校概況
第二條 陜西中醫藥大學是公辦全日制本科普通高等醫藥院校。上級主管部門:陜西省教育廳。國標代碼:10716。招生層次:本科。
第三條 學校前身是1952年創建于西安的西北中醫進修學校,1959年升格為陜西中醫學院,2015年更名為陜西中醫藥大學。學校現占地面積796675.3平方米,分南、北兩個校區。南校區位于西安市西咸新區西咸大道,北校區位于咸陽市渭陽中路1號。
第四條 學校現有13個教學單位、2所直屬附屬醫院、18所非直屬附屬醫院。開設21個本科專業,醫、理、工、文、管多學科專業相互支撐、交叉融合。擁有中醫學等4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和5個專業學位授權領域,已經形成了本科、碩士研究生教育不同層次,全日制教育、成人教育、留學生教育等不同類型的人才培養體系。
第五條 學習形式為全日制。學生完成教學計劃規定的全部課程,成績合格后,畢業頒發陜西中醫藥大學畢業證書,達到《陜西中醫藥大學學士學位授予工作細則》規定標準的本科畢業生頒發陜西中醫藥大學學士學位證書。
第三章組織機構及職責
第六條 為了加強對招生工作的組織領導,成立“陜西中醫藥大學招生委員會”。組長由校長擔任,副組長由主管校長、紀委書記擔任,委員包括教務處(招生辦公室)、監察處、學生處、計財處負責人及教師、學生、校友代表。
第七條 招生辦公室是學校組織和實施招生工作的常設機構,負責學校本科招生的日常工作。學校不委托任何中介機構和個人私自從事招生工作。
第八條 學校紀委、監察部門對招生工作進行全程監督。
第四章招生計劃及專業
第九條 招生計劃:分省分專業招生計劃以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招生管理部門公布數據為準。
第十條 預留計劃:根據國家相關管理規定預留計劃用于調節各地統考上線生源的不平衡。
第十一條 招生專業:本科招生專業為中醫學、針灸推拿學、中西醫臨床醫學、臨床醫學、醫學影像學、醫學檢驗技術、康復治療學、預防醫學、護理學、中藥學、藥學、藥物制劑、中藥資源與開發、生物技術、應用心理學、食品衛生與營養學、漢語言文學、市場營銷、公共事業管理、中藥制藥、制藥工程。
第五章錄取規則
第十二條 調檔比例:學校按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招生部門投檔規則調閱學生檔案,調閱比例不超過公布招生計劃的120%。
第十三條 體檢要求:根據醫藥類專業培養特點,建議殘疾學生、肝功能異常或澳抗陽性者慎報,色盲色弱者不宜報考。其他體檢條件均按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執行。根據近年來用人單位招聘意向,護理學專業建議女生身高為1.60米以上的學生報考。
第十四條 外語語種:不限。根據學校專業培養要求和教學安排,學生入學后的外語課全部為英語。
第十五條 優惠政策:學校認可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根據教育部有關文件制定的高考加分優惠政策。
第十六條 錄取及分專業原則:實行平行志愿錄取的省(自治區、直轄市),若同批錄取控制分數線上志愿不滿,可接受征集志愿考生;實行順序志愿錄取的省(自治區、直轄市),若第一志愿未滿,則接受第二志愿考生,以此類推。學校對已調檔的考生按分數優先原則分配專業。將調檔線上所有考生按投檔成績由高到低、不分專業級差進行排隊,從高分到低分按考生所報第一、二、三、四、五、六專業依次錄取,處理完前一考生后再處理下一考生。同等條件下,與專業相關科目成績高者優先錄取。對投檔成績低而所報的所有專業都已滿額、又不服從專業調劑的考生作退檔處理。對實行高考科目改革的省(自治區、直轄市),學校按學生分數和等級擇優錄取。對實行高考綜合改革試點省(自治區、直轄市),各招生專業選測科目要求,詳見各省招辦公布的招生計劃。
中醫學
[本科]100501K 中醫學(國家教育部、財政部確定全國高等學校“特色專業”,陜西省普通高等學校名牌專業,陜西省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點,國家教育部、陜西省普通高校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國家教育部首批卓越醫生(中醫)教學培養計劃改革試點項目。)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并具備較高的人文素養,扎實的中醫基礎理論與基本知識;具有較強的實踐能力、中醫傳承能力和中醫思維能力;具有較強的創新精神、自主學習能力及終身學習能力;具有良好的交流、適應能力和職業道德,達到知識、能力、素質協調發展的、具有一定創新能力的應用型人才。
培養要求:本專業旨在培養現代中醫臨床專門人才,通過在校專業理論學習和技能、科研思維訓練,使學生精通中醫學,熟悉現代醫學,掌握中醫學基本理論、基本知識與臨床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科學素養和從事中醫各科臨床醫療、保健、康復的基本工作能力。
主干學科:中醫學。
核心課程: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診斷學、中藥學、方劑學、中醫內科學、中醫外科學、中醫骨傷科學、中醫婦科學、中醫兒科學、針灸學、推拿學、中醫經典課程、現代醫學基礎課程、內科學、外科學。
藥物制劑
[本科]100702 藥物制劑
培養目標:本專業旨在培養具備藥物制劑和藥物制劑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實驗技能以及藥物劑型的設計、制備方法和生產工藝,質量控制、藥物分析等基本能力,能在各類藥物研究與開發單位、醫藥院校、醫藥生產和商業企業、醫院、藥事管理和藥檢所等單位從事藥物制劑的設計、研究、制備、生產、質量監控和管理的高級藥物制劑專門人才。
培養要求: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藥學、化學、生物學、基礎醫學等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接受工業藥劑學、制劑工程學、化工原理等方面基本實驗技能訓練,具備藥物劑型和制劑的設計、制備、質量控制及評價的基本理論和技術,具備藥物制劑研究、開發、生產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主干學科:藥學、化學、生物學。
核心課程:分析化學、有機化學、物理化學、人體解剖生理學、化工原理、藥物化學、藥物分析學、藥理學、藥用高分子材料學、生物藥劑學與藥物動力學、藥劑學、制劑設備與車間工藝設計。
預防醫學
[本科]100401K 預防醫學
培養目標:培養適應21世紀經濟建設和社會與我國醫藥衛生事業發展需要的,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具有良好職業道德、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掌握預防醫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具有較高的綜合素質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
培養要求:本專業培養具有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和預防醫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能在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出入境檢驗檢疫局、衛生監督所和各級綜合醫院等機構從事疾病預防控制、衛生檢疫監督、環境監測、職業病防治、健康教育等工作的預防醫學人才。
主干學科: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基礎醫學、臨床醫學。
核心課程:人體解剖學、生理學、病理學、醫學免疫學、診斷學、內科學、衛生化學、衛生微生物學、衛生統計學、流行病學、環境衛生學、營養與食品衛生學、職業衛生與職業醫學、兒童少年衛生學、健康教育學、衛生毒理學、婦幼保健學。
醫學影像學
[本科]100203TK 醫學影像學
培養目標:本專業旨在培養適應我國醫藥衛生事業現代化發展需要的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具有基礎物理學、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和醫學影像學的基本理論知識及能力,能在醫療衛生單位從事醫學影像學診斷、介入放射學和醫學成像技術等方面工作,品德高尚、基礎扎實、技能熟練、適應性強、綜合素質高、具有一定科研發展潛能和創新能力的應用型高級專業人才。
培養要求: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和醫學影像學等方面的基本理論知識,掌握醫學影像學范疇內各項技術操作技能,具有運用各種影像診斷技術診斷疾病的能力,綜合應用知識分析解決臨床問題的能力;熟悉國家衛生工作及放射防護有關的方針、政策和法規;了解醫學影像學前沿學科的理論和發展動態;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計算機應用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
主干學科:基礎物理學、基礎醫學、臨床醫學、醫學影像學。
核心課程:醫用物理學、醫用電子學、人體解剖學、生理學、病理學、診斷學、內科學、外科學、斷層解剖學、醫學影像物理基礎、醫學成像技術與設備、X線攝影學基礎、放射診斷學、超聲診斷學、CT診斷學、MRI診斷學、介入放射學、核醫學、放射腫瘤學。
中西醫臨床醫學
[本科]100601K 中西醫臨床醫學(陜西省普通高等學校名牌專業)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具有現代醫學臨床專業技能和中醫臨床思維的實用型醫學人才。掌握中西醫臨床醫學基本理論、基礎知識、臨床操作,突出中西醫理論與臨床實踐相結合,體現臨床實踐技能與人文溝通能力相結合,培養專業素質與醫德素養相結合。
培養要求:通過在校專業理論學習和技能訓練,使學生系統掌握中醫學和現代醫學基本理論、中西醫臨床醫學診療知識和技能,畢業后能夠適應各級中西醫結合醫院、中醫醫院、綜合性醫院、社區醫療機構等各層次的臨床醫療、科學研究、衛生管理等工作。
主干學科:中醫基礎醫學、西醫基礎醫學、中西醫臨床醫學。
核心課程:中醫基礎醫學(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診斷學、中藥學、方劑學);西醫基礎醫學(人體解剖學、生理學、生物化學、病理學、診斷學);中西醫臨床醫學(中西醫結合內科學、中西醫結合外科學、中西醫結合婦產科學、中西醫結合兒科學、中西醫結合骨傷科學等)。
收費標準
學校按照有關部門批準的標準、按專業收取學費。本科3500~5000元/生·年,學生須于每學年報到注冊時繳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