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高職:形成國際影響力,期盼專項再引導
作者:陳老師來源:衛校之家時間:2024-05-26 22:53次
摘要:記者:今年是高職質量年報的第六次發布。作為報告主編,您如何評價這幾年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的開展環境? 馬樹超:過去五年,是十八大召開后的五年,高等職業教育開展依賴的經濟社
記者:今年是高職質量年報的第六次發布。作為報告主編,您如何評價這幾年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的開展環境?
馬樹超:過去五年,是十八大召開后的五年,高等職業教育開展依賴的經濟社會環境發作了很大變化,為質量提升提供了嚴重歷史機遇。一批產業快速開展,在世界居于搶先位置,為高職院校建立一批高程度專業提供了難得的機遇和根底;一批企業走出國門,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度安康開展,也為高職院校一批專業走出國門,輸出高職形式提供了重要根底。這是十分重要的環境變化,實踐上也倒逼高等職業教育質量必需提升。
記者:今年的高職質量年報在前言中提到,“面對高職開展新環境、新應戰,高等職業教育基于綜合變革和外鄉理論的質量觀正在構成。”這里所說的質量觀包括哪些內容?
馬樹超:從這幾年我們編寫的高職質量年報和各高職院校質量報告來看,大家對高等職業教育質量評價規范根本構成了共識,就是以學生開展作為高等職業教育的根實質量,以教育教學作為高等職業教育的評價質量,以政府義務作為高等職業教育變革開展的環境質量,以效勞奉獻作為高等職業教育為中央和產業開展的效勞質量。今年高職質量年報新增加了一個維度——國際影響力,這是響應國度“一帶一路”戰略開展請求,對國際協作提出的新請求。“效勞開展、促進就業”的辦學方向,是質量評價規范共識構成的重要引導。
記者:您提到國際影響力,我們留意到,今年高職質量年報初次發布了國際影響力50強榜單,這個榜單是如何評選出來的?
馬樹超:這個榜單的數據來自各高職院校向社會發布的“國際影響表”,設置了七項指標,分別是全日制國(境)外留學生人數、非全日制國(境)外人員培訓量、在校生效勞“走進來”企業國(境)外實習時間、專職教員效勞“走進來”企業國(境)外指導時間、在國(境)外組織擔任職務的專職教員人數、開發國(境)外認可的行業或專業教學規范數、國(境)外技藝大賽獲獎數量等,展現院校的國際影響力程度。
在對這些指標的調研過程中我們發現,我國一批高職院校得到了“一帶一路”沿線國度的認可。昨天,南京科技職業學院院長和我說,他們學院今年的外國留學生能到達400人。另外,我們理解到,全國有100所高職院校開發了283個境外認可的行業或專業教學規范,比方武漢鐵路職業技術學院和泰國班派工業社區教育學院協作開發泰國鐵道交通運輸管理、高速鐵路動車乘務等8個專業的教學規范;浙江旅游職業學院應世界中餐業結合會請求制定《海外中餐業行業規范》,這都是充溢底氣的。唐山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田秀萍院長通知我,他們學院機電一體化、工業機器人、數控技術專業課程規范和人才培育計劃將在下個月進入柬埔寨;馬來西亞教育部部長在深圳職業技術學院調查期間,明白表示要把深職院的專業教學規范引入馬來西亞的34所學校;廣東建立職業技術學院的架子工培訓,這么小的一個專業培訓規范,曾經隨同中國有色金屬集團走向贊比亞等非洲國度。我們快樂地看到,我們倡導并作為高職變革開展質量評價規范的“國際影響力”指標,在職業院??吹搅诵Ч?,中國特征高職教育形式遭到了開展中國度的歡送。
記者:我手中的這本2017年高職質量年報似乎比往年要厚一些,增加了哪些內容?
馬樹超:增加了附表,今年的報告第一次采用了8張附表的方式,反映高職質量局部指標的省域散布。我們看到,政策落地的差別化十分明顯。比方,各地域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率的曲線散布,有的省份20所院校的畢業生就業中位數只要84%,其中有6所就業率低于80%;研發效勞到款額,有的省份60所院校到款額中位數只要10.4萬元;非學歷培訓到款額,79所院校超越了1000萬元,但有的省份21所院校到款額中位數只要1萬元;生均財政撥款程度,到2017年底要到達12000元,但有的省份低于3000元的學校數還很多。這些明顯反映出省域散布的差別。
記者:我們看到,高職質量年報反映出的并不都是成績,還存在很多問題,面對很多挑戰。對此,您有哪些建議?
馬樹超:我們認為,高職院校面臨發展自信缺失、內涵尚需提升、經費投入不足、專項引導乏力四大挑戰。對這四個挑戰,有關部門一定要高度重視。高等職業院校經過示范校、骨干校等一系列中央財政專項支持,取得的成就是顯著的,但是一旦斷了專項,發展又是很困難的,突出的表現是《高等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15—2020年)》由于缺乏中央財政專項的引導,很多項目落地面臨挑戰。中央財政專項的作用絕不僅僅是投入,更重要的在于引導。轟轟烈烈的“雙一流”大學建設和高職院校缺乏中央專項的引導,形成鮮明的對照。我們呼吁,當前迫切需要借鑒高校“雙一流”建設經驗,設計并實施有效促進高職內涵建設的新專項,加大對高職教育的再引導,推進高水平高職院校和高水平骨干專業建設,提高高職教育服務經濟社會轉型升級的能力。
關鍵詞:我國,高職,形成,國際,影響力,期盼,專項,再,
- 相關文章
- 2024年成都市鐵路工程學校五年制高職招生簡介06-14
- 高職和專科的有什么區別07-03
- 我國人民出行的第一選擇——高速鐵路04-15
- 我國專科職業院校排名top506-29
- 為幼有所育“?!瘪{護航06-20
- 2024年成都市鐵路專業學校招生簡介06-17
- 四川省針灸學校五年制高職中醫專業招生簡介04-01
- 四川省針灸學校高職康復治療技術專業招生簡介03-29
- 四川省針灸學校五年制高職護理專業招生簡介06-22
- 2024年四川省針灸學校五年制高職招生簡介06-11
- 2024四川省文化產業職業學院五年高職招生簡介【06-26
- 2024達州高職學校招生簡介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