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學校介紹
- 校園環境
- 招生簡章
- 專業&學費
- 在線報名
安徽醫科大學為安徽省省屬重點大學。前身是1926年5月創辦于上海的私立東南醫學院。1949年底響應中共中央華東局“面向農村,走向內地”的號召,內遷安徽省,成為安徽省第一所高等醫科院校。1952 年改名為安徽醫學院。1996年6月經國家教委批準,更名為安徽醫科大學。學校位于安徽省會合肥市,校園環境優美,交通便利。
學校的辦學定位是建設高水平醫科大學。學校將現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為學校前身東南醫學院師生的題詞“好學力行,造就良醫”確立為校訓,弘揚“愛國愛民,獻身人類健康”的光榮傳統,秉承“興國、奉獻、仁愛”的育人理念,倡導踐行“求真、求精、求新”的校風學風。
學校現有基礎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口腔醫學院(安徽省口腔醫院)、衛生管理學院、生命科學院學院、護理學院、藥學院、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國際教育學院、公共基礎學院、研究生學院、成人教育學院(繼續教育學院)、臨床醫學院、第一臨床學院(第一附屬醫院)、第二臨床學院(第二附屬醫院)、巢湖臨床學院(附屬巢湖醫院)、第四臨床學院(第四附屬醫院)、醫學檢驗系、醫學影像系、麻醉學系、醫學心理學系、醫學美容系等直屬教學機構。
學校擁有5所直屬附屬醫院(第一附屬醫院、第二附屬醫院、第四附屬醫院、附屬巢湖醫院、附屬口腔醫院——安徽省口腔醫院),6所非直屬附屬醫院(附屬省立醫院、第三附屬醫院——合肥市第一人民醫院、附屬合肥醫院——合肥市第二人民醫院、附屬安慶醫院——安慶市立醫院、附屬六安醫院——六安市人民醫院、附屬宿州醫院——宿州市立醫院),與合肥市共建附屬阜陽醫院。學校堅持開放、合作、共贏的方針,與軍事醫學科學院、清華大學、中科院合肥物質研究院、香港大學等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并在解放軍北京軍區總醫院、空軍總醫院、海軍總醫院、武警總醫院、解放軍306醫院、解放軍307醫院、新疆自治區人民醫院等建立臨床學院,目前臨床學院達50余所,各專業實踐教學基地100余所,分布于安徽省各地市及北京、上海、江蘇、山東、浙江、廣東、福建、新疆等省市區。
學校設有臨床醫學(七年制)、臨床醫學(五年制)、口腔醫學、預防醫學、生物技術、護理學、公共事業管理、藥學、中藥學、醫事法學、食品質量與安全、臨床藥學、生物醫學工程等24個本科專業。擁有臨床醫學、藥學2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共26個博士學位授權學科點,擁有臨床醫學博士專業學位授予權,有10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74個碩士學位授權學科點。建立了藥學、臨床醫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3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皮膚病與性病學為國家重點學科,中藥藥理學、中醫腫瘤病學為國家中醫藥重點學科,有12個國家臨床重點專科, 19個省級重點學科,42個省級臨床醫學重點學科和重點扶持學科;建有1個科技部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2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3個中央(財政部)與地方共建實驗室,25個省級以上(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中心、科技公共服務平臺、人文社科研究基地),是國家藥品臨床研究基地。有1個教育部科技創新團隊,2個安徽省科技創新團隊,3個安徽省“115”科技產業創新團隊。躋身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提升工程” ,是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承擔高校。《流行病學》、《臨床藥理學》是國家級精品課程,預防醫學、藥學、臨床醫學、公共事業管理專業是國家級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點,臨床藥理學教學團隊為國家級教學團隊,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實驗教學中心獲批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啟動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3個項目躋身國家級試點。1名教授入選“萬人計劃”第一批教學名師。1門課程入選教育部來華留學英語授課品牌課程。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一項。
在職教職工3733人,專任教師隊伍中具有博士、碩士學位的教師占88.72%,博士生導師178人,碩士生導師1356人,現有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新世紀優秀人才”,教育部骨干教師,衛生部、人事部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全國首批青年拔尖人才,“百人計劃”,“皖江學者”特聘教授,高校領軍人才等30人次。高校高端人才引進團隊1個,省部級創新團隊6個。有16人次在國際學術組織和SCI源期刊任職,6人次擔任國家“十一五”、“十二五”規劃教材主編。3人擔任國家級專科學會主委,1人在亞洲學術組織擔任主席,9人入選教育部高校醫藥學科指導委員會專家。10多人獲得全國、全省模范教師、優秀教師光榮稱號。
在校生共18700余人,其中研究生3160余人,留學生250余人。近5年來,學校共承擔“863”、“973”計劃、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等420余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立項數近年來保持安徽省屬高校領先地位。研究成果分別入選2010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和2012年度中國高校十大科技進展。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一項、高校自然科學技術獎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一等獎一項、中華醫學科技獎一等獎三項、中華醫學科技獎醫學科普獎和衛生管理獎各1項。先后以責任作者單位在《新英格蘭醫學雜志》、《自然遺傳學》等國際著名SCI刊物發表多篇高水平研究論文,在復雜疾病易感基因研究上居國內領先水平。
學校成立了臨床藥理、皮膚病、衛生事業管理等65個省、校級研究所。編輯出版的國家級及面向全國發行的期刊有《安徽醫科大學學報》、《中國藥理學通報》、《臨床與實驗病理學雜志》、《中華疾病控制雜志》等15種。學校藏書86萬余冊,中外文印刷期刊及網絡電子版期刊30余萬冊,為全國生物醫學文獻資源共享網絡安徽省級中心館。
錄取規則及要求:
1.按照教育部頒布的最新文件和各省級招生主管部門有關招生工作的文件精神執行,實施招生工作“陽光工程”。
2.以公平、公正、公開、擇優原則,以考生高考成績為依據,從高分到低分,德、智、體、美全面衡量,擇優錄取。
3.享受加分政策的考生按教育部及考生所在省(市、自治區)招生主管部門的規定加分進檔。
4.實行平行志愿的省份,按各省份平行志愿投檔原則錄取。未實行平行志愿的省份,嚴格按照考生報考學校志愿先后錄取,即先錄取第一志愿考生,如第一志愿不滿時,再考慮第二志愿考生,以此類推。
5.我校錄取按 “分數優先”的方式進行錄取。對所報專業均不能滿足且服從專業調劑的考生,可隨機調劑至錄取計劃未滿的專業。中外合作培養專業只錄取已填報中外合作培養專業志愿的考生,不接受專業調劑考生。總分(含加分)相同的情況下,優先錄取英語成績較高的考生。
6.省級招生主管部門對學業水平測試、選測科目、必測科目等有報考等級要求的,按各省級招生主管部門公布的有關報考等級要求執行。
7.考慮到我校外語教學資源的配置情況和學生在校期間的學習及以后就業,建議非英語語種考生不要報考我校。
8.不要求加試其他科目。
9.考生健康要求:執行《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及有關補充規定。
10.我校各專業不受男女生比例限制。
11.根據教育部臨床醫學專業教學改革要求,臨床醫學專業1/3的新生進校后將根據高考成績和個人意愿按照“前期趨同,后期分流”的培養模式分流至臨床醫學(康復醫學方向)、臨床醫學(臨床病理方向)、臨床醫學(婦產科學方向)專業,具體實施方案另行制定。
12.根據我校 “一校多區”的發展戰略,臨床醫學(“5+3”一體化)和臨床醫學(五年制)專業新生將隨機分配至第一臨床醫學院和第二臨床醫學院,采用分段式培養模式,低年級學生在梅山路校區學習,高年級學生在各自臨床醫學院院區學習。精神醫學專業由巢湖臨床學院管理,前期基礎課程學習在梅山路校區。
13.上海市和浙江省兩省市錄取工作分別按照兩省市2017年普通高校招生錄取相關文件執行。14.招生計劃以各省級招生主管部門公布為準。
獎學金:
1、國家獎學金
2、國家勵志獎學金
3、張錫祺特等獎學金(目前校內最高榮譽獎學金)
4、徐叔云獎學金
5、國元證券獎助學金
6、復元獎學金
7、深圳海王獎學金
8、張錫祺一二三等獎學金
9、學習進步獎
10、新生啟航獎學金
11、陽光獎學金(針對醫學心理學和精神醫學專業學生)
12、徐希平獎學金(針對預防醫學專業和婦幼專業本科及研究生)
13、羅氏獎學金(針對醫學檢驗專業學生)
14、金域獎學金(針對醫學檢驗、衛生檢驗、生物技術、食品質量與安全和臨床病理專業學生)
15、天瑞律師獎學金(針對醫事法學專業本科及研究生)
16、合肥婦幼衛生勵志獎學金(針對婦幼專業學生)
17、天使獎學金(針對護理專業學生)
18、新思創獎學金(針對醫學檢驗專業學生)
19、宜昌人福獎學金(針對麻醉學專業)
20、強生獎學金(針對醫學檢驗專業學生)
21、聯邦制藥獎學金(針對藥學院各專業本科學生)
助學金:
1、國家助學金
2、復元助學金
3、貴州益佰助學金(針對藥學院學生)
4、科華助學金(針對醫學檢驗專業學生)
5、合肥婦幼衛生助學金(針對婦幼專業學生)
6、曼迪新助學金(針對衛生管理學院學生)
貸款:
國家開發銀行生源地貸款、農村信用社生源地貸款(凡考生所在省份已開展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工作的,均實行生源地貸款)
補助:
校內臨時特殊困難補助、校內勤工助學金、學生困難補助、中秋節加餐補助、考研補助、孤兒學費減免、其他補助。
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入學時開通綠色通道
畢業生就業情況如何
我校高度重視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堅持 “立德樹人,造就良醫”的工作目標,深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加強學風建設,以“充滿感情、肩負責任”的工作理念,強化服務意識,全力提升畢業生就業創業綜合競爭力,高質量完成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2014—2016年,我校畢業生就業率分別是93.90%、97.44%、96.58%。
頒發何種畢業證書
我校第一批本科、第二批本科學生均頒發以“安徽醫科大學”名稱具印、蓋章的普通高等教育畢業證書。
招生專業
公共事業管理(醫院管理方向)、勞動與社會保障(健康管理方向)、醫學檢驗技術(中外合作培養)、臨床醫學(兒科學方向)、醫學信息工程、臨床醫學“5+3”一體化(兒科學)、臨床醫學、臨床醫學(康復醫學方向)、醫學影像學、麻醉學、生物技術、臨床醫學(精神醫學方向)、預防醫學、藥學、公共事業管理(衛生事業管理方向)、護理學、臨床醫學(“5+3”一體化)、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醫學信息方向)、勞動與社會保障(醫療保險方向)、衛生檢驗與檢疫、口腔醫學、生物醫學工程、中藥學、食品質量與安全、婦幼保健醫學
學 費
●本科教育:臨床醫學、口腔醫學、藥學、生物技術、醫學檢驗技術等5個本科專業學費: 4800元/學年;公共事業管理、勞動與社會保障、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法學等4個本科專業學費:3850元/學年;醫學檢驗技術(中外合作辦學)本科專業學費為21000元/學年(第一、二學年),25000美元/學年(第三、第四學年,暫定);康復治療學、精神醫學、兒科學、眼視光醫學四個專業的學費標準正在向省物價局辦理申報核準手續,暫比照臨床醫學專業標準(4800元/學年)收取,新生報到時按核準的學費標準收取;其他本科專業學費:4290元/學年。
住宿費
①梅山路校區學生住宿:4人/間,住宿費為1000元/學年;6人/間,住宿費為800元/學年;8人/間,住宿費為600元/學年。②翡翠路校區學生宿舍:6人/間,住宿費為1000元/學年。
-
- 上一篇:沒有了
- 下一篇:安徽中醫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