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學校介紹
- 校園環境
- 招生簡章
- 專業&學費
- 在線報名
長江大學醫學教育始于1951年,先后歷經沙市衛校、江漢醫學院、武漢醫學院荊州分院、湖北省衛生職工醫學院等時期。2003年原湖北省衛生職工醫學院與原江漢石油學院、湖北農學院、荊州師范學院合并組建成長江大學。長江大學醫學教育現由一個醫學院、七個臨床醫學院、五家附屬醫院(三個國家三級甲等醫院,兩個國家三級醫院)、四系(護理系、中西醫結合系、醫學影像學系、預防醫學系)、四部(醫學形態學部、醫學機能學部、醫學病原生物學部、醫學實驗部)以及一個科研實驗中心組成。
醫學院現有專任教師75人,其中教授(正高)12人,博士、碩士學位人數達到85%;有“楚天學者”3人,“楚天學子”1人,“長大學者”2人,醫學院和附屬醫院共有碩士生導師151人。
學院現有臨床醫學、護理學、醫學影像技術、中西醫臨床醫學、醫學檢驗技術5個本科專業。“五年制臨床醫學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為教育部衛生部首批“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試點高校項目。臨床醫學是湖北省“十二五”重點(培育)學科。現有臨床醫學和護理2個一級碩士授權點、2門省級精品課程以及1個省級臨床技能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目前在校本、專科生1500余名,碩士研究生100余名,留學生1000余名,外國研究生60余名。
教學實驗室使用面積8685.99平方米,有1500個實驗臺位,具有優良的實驗教學設備。科研實驗中心有2個中央與地方共建科研平臺——分子醫學實驗中心、感染性疾病研究中心;2個校級重點實驗室——長江大學神經網絡與腦疾病調制實驗室、長江大學臨床分子免疫研究中心;擁有腦片膜片鉗系統、單細胞膜片鉗系統、場電位記錄系統、光生理成像系統、流式細胞儀、徠卡顯微工作站、徠卡自動脫水機、冰凍切片機、石蠟切片機、熒光定量PCR儀、凝膠成像系統等30多臺套大型儀器設備,能滿足多學科不同方向的科研要求,為培養創新性科研人才和教師開展科研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在醫學教育改革大背景下,長江大學全體醫學人將秉承“尚德勤謹、仁術長新”的院訓精神,更加齊心協力,腳踏實地,勵精圖治,竭誠奉獻,不斷改善辦學條件,優化人才培養模式,以質量求生存,以創新求發展,用心血和智慧共創長江大學醫學教育事業的輝煌!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等相關法律和教育部、各省(直轄市、自治區,簡稱市、區,下同)高等學校招生委員會有關文件精神的要求,為了更好地貫徹“依法治招”的精神,深入實施高校招生“陽光工程”,規范學校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工作(以下簡稱招生工作),保證招生工作的順利進行,結合我校招生實際,特制訂本章程。
第二條 學校招生堅持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考核、綜合評價、擇優錄取的原則,公平競爭,公正選拔,公開錄取。
第二章 學校校名、校址和性質
第三條 學校中文全稱為長江大學,英文全稱為Yangtze University(國標代碼為10489),上級主管部門為湖北省教育廳。
荊州校區校址:湖北省荊州市(郵政編碼:434023)
武漢校區校址:湖北省武漢市(郵政編碼:430100)
第四條 辦學性質:公辦、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
第五條 學校是湖北省屬高校中規模最大、學科門類較全的綜合性大學,為湖北省重點建設的骨干高校,是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入選高校,也是湖北省人民政府與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共建和湖北省人民政府與國家農業部共建的高校。具有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授予權,并設有博士后科研流動站。
第三章 組織機構及其職責
第六條 學校成立招生委員會,由學校主要領導、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及教師代表、校友代表和學生代表組成。主要職責:對學校招生工作中的重大事項進行民主決策,對各類招生工作的重要環節進行監督檢查,為學校招生工作提供咨詢意見。招生政策、招生計劃等有關招生的重大事項由校長辦公會研究決定。
第七條 學校成立以主管招生工作和監察工作的校領導以及有關職能部門負責人組成的招生工作領導小組,全面負責學校的招生工作,下設招生工作辦公室,招生工作辦公室設在招生與就業指導處。為組織和實施招生工作的常設機構,負責學校招生的日常工作。學校紀檢監察部門對招生工作實施全程監督。
第八條 學校通過招生信息網(http://zszc.yangtzeu.edu.cn)或校園網(http://www.yangtzeu.edu.cn)發布有關招生信息、公示選拔及錄取結果。
聯系及咨詢電話:0716-8060550、8067167
電子郵箱:zsb@yangtzeu.edu.cn
第四章 入學考試(考核)
第九條 普通考生的文化課各科目考試均須參加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招生統一考試。湖北省中職類考生,須參加本省組織的技能高考。
第十條 學校組織對專升本各專業考生進行相關專業測試,測試時間、要求及有關事項以招生簡章為準。
第五章 招生計劃
第十一條 學校遵循國家的有關招生政策,按照優化生源結構、促進區域均衡的原則,結合自身辦學條件、畢業生就業和各省(市、區)的生源情況,科學、合理地編制年度招生來源計劃。并報教育部和各省級招生考試機構審批。
第十二條 按照教育部計劃編制要求,學校本科預留計劃不超過學校本科招生計劃總數的1%;藝術類專業預留計劃不超過本校藝術類專業招生計劃總數的15%。預留計劃的使用需經學校招生工作辦公室研究并報上級教育行政主管部門批準。預留計劃主要調節各地統考上線生源不平衡的問題,在錄取過程中,根據各省(市、區)的報考生源狀況,重點向生源質量好、生源充足的省份傾斜。
第六章 錄取規則
第十三條 學校招生錄取工作全部實行遠程網上錄取。在錄取過程中嚴格按照考生所在省(市、區)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委員會劃定的各批次錄取分數線進行,根據考生填報我校志愿情況,以考生電子檔案為依據進行綜合考查、擇優錄取。
凡根據考生志愿、要求和申請,按規定錄取后,學校一律不退檔、不換錄。
第十四條 學校調閱考生檔案的比例控制在120%以內。對招生計劃量大和實行平行志愿投檔的省(市、區),學校可根據生源分布情況確定招生計劃微調方案和調檔比例。
第十五條 錄取時,以考生所在省級招辦投檔分數為準,從高到低錄取。對于按照國家政策及省級招生委員會規定可增加分數投檔的考生,我校認可其加分,加分在分專業時同樣適用。
第十六條 學校錄取填報有我校志愿的考生,對于實行平行志愿的省份,按所在省招辦的投檔規則執行錄取。在實行非平行志愿的省(市、區),我校優先錄取第一志愿考生,在第一志愿生源充足的情況下,我校一般不錄取非第一志愿考生。
第十七條 學校部分專業按大類招生,大類招生中所含專業及專業的培養方向,通過各省級招生主管部門和長江大學本科招生信息網公布。
第十八條 進檔考生按“分數優先”的原則安排專業。當投檔成績相同時,文史類各專業依次按語文、數學、英語、文科綜合成績較高者優先錄取;理工類各專業依次按數學、語文、英語、理科綜合成績較高者優先錄取;技能高考各專業以專業技能成績高者優先錄取。考生所有專業志愿都無法滿足時,若服從專業調劑,則可調劑到其他專業錄取,若不服從專業調劑,作退檔處理。對平行志愿或第一院校志愿生源不足的省份,在未滿額專業中錄取征集志愿或非第一志愿報考我校的考生。
內蒙古自治區實行“招生計劃1:1范圍內按專業志愿排隊錄取”的錄取規則。
江蘇省要求考生的兩門選測科目的等級是2B及以上,必修測試科目等級是4C1合格及以上。考生進檔后按照“先分數后等級”的規則執行。即按照考生的投檔成績排序,高考成績相同時,按選測科目等級高低排序,相關科目等級高者優先錄取。
浙江省按新高考錄取政策執行,根據考生高考總分,以考生符合所填報志愿的選考科目范圍為前提,實行專業平行志愿投檔,直接投到考生所填報的具體學校的具體專業(類),高考總分相同的考生,依據位次、志愿順序投檔。
上海市按新高考錄取政策執行,錄取以考生符合所填報志愿的選考科目范圍為前提,對進檔考生專業安排實行分數優先原則,從高分到低分排序后按專業組內專業志愿順序確定專業,專業志愿之間不設專業級差。專業調劑只在專業組內進行。
第十九條 外語類各專業只招收本語種和英語語種考生,按考生投檔成績排序,外語單科成績不低于100分(150分滿分計)、80分(120 分滿分計),并參考口語成績錄取。其他專業不限考生的應試外語語種,但學生進校后均應以英語作為第一外語。
金融學(數理金融試驗班)專業只招收理科學生,按考生投檔成績排序,高考數學單科成績不低于110分(150分滿分計)。
第二十條 對考生身體健康狀況的要求,按國家教育部、衛生部、中國殘疾人聯合會頒發的《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的規定執行。
對部分專業設定身高要求。藝術類專業一般要求男生在1.65米以上、女生在1.55米以上;體育類專業一般要求男生在1.70米以上、女生在1.60米以上;護理學專業一般要求考生在1.58米以上。
第二十一條 藝術類專業招生,我校投放藝術類專業計劃的省份,藝術類省聯考成績合格的考生可報考我校相應的藝術類專業。山東省部分專業未設置省聯考的,我校認可其他同類本科高校相同專業合格成績。
錄取方法為文化分達到所在省劃定的錄取資格線,在投檔考生中,音樂、舞蹈類專業按聯考成績從高到低錄取,當專業成績相同時,文化成績高的優先錄取;美術學、環境設計、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按文化考試成績占40%、聯考成績占60%的比例計算總成績,依總成績從高到低錄取,當綜合總成績相同時,專業成績高的優先錄取;廣播電視編導專業按文化考試成績占80%、聯考成績占20%的比例計算總成績,依總成績從高到低錄取,當綜合總成績相同時,文化成績高的優先錄取。山東省未設置聯考的專業,根據山東省投檔原則,專業合格后,分專業按文化成績從高到低錄取,當文化成績相同時,專業成績(按百分制折算)高的優先錄取。
第二十二條 體育類專業以所在省劃定的文化分和術科分為最低控制線,在投檔的考生中按文化分與術科分之和從高到低錄取,當總成績相同時,專業成績高的優先錄取。
第二十三條 錄取時,往屆生與應屆生同等對待;除體育類、石油類專業同等條件下男生優先外,其他專業無男女比例限制。
第二十四條 報考我校國家專項計劃和地方專項計劃原則上不低于我校所在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當同批次線上計劃未完成時,可適當降分征集志愿錄取。
第七章 新生入學及其他
第二十五條 學生入學收費標準嚴格按照湖北省物價部門規定的標準執行。
第二十六條 新生入學后,學校將在3個月內對其進行全面復查。學校對體檢復查不合格者視體檢結果予以處理,直至取消其入學資格;對弄虛作假、冒名頂替者一律取消其入學資格或學籍,予以退回并報請有關省(市、區)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委員會辦公室查究。
第二十七條 藝術類學生、體育類學生、中職類學生、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的各專業學生在校期間不得申請轉入其他類別專業學習;定向就業招生學生、專升本各專業學生在校期間不得申請轉入其他專業學習。
第二十八條 學校除設有國家獎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和國家助學金外,還設有長江大學獎學金(包括各類集體和單項獎學金)以及各社會團體、企業和個人在學校設立的中國石油獎學金、神開德貴獎學金、鑫城獎學金、王濤英才獎學金、向郝氏獎學金、正大獎學金、孫越崎科學教育基金優秀學生獎學金、校友獎學金、尚賢助困基金、楚源獎助學金、新長城自強助學金、惠農學子助學金、中國宋慶齡基金會中海油助學金等40余種獎助學金,并為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提供勤工助學、困難補助等。
第二十九條 具有正式學籍的學生,在規定的彈性修業年限內,修滿本專業人才培養計劃規定的各類學分和最低總學分,德、智、體達到畢業要求時,準予畢業,由長江大學頒發普通高等教育畢業證書;符合授予學士學位條件者,授予學士學位并頒發長江大學學士學位證書。
臨床醫學專業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適應我國社會主義經濟發展和醫藥衛生事業發展需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備扎實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具有初步臨床能力、終身學習能力和良好職業素質,并為學生畢業后繼續深造和在各類衛生保健機構執業奠定良好基礎的醫學畢業生。
主干學科:基礎醫學、臨床醫學。
學位課程:系統解剖學、生理學、生物化學、藥理學、病理學、診斷學、內科學、外科學、婦產科學、兒科學。
基本學制:五年。
授予學位:醫學學士。
醫學影像技術專業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適應我國社會主義經濟發展和我國醫藥衛生事業現代化發展需要,基礎扎實、知識面寬、綜合素質高,實踐動手能力強,熱愛醫藥衛生事業,遵紀守法、團結協作、刻苦鉆研、開拓進取,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職業道德,具備較為扎實的醫學影像技術理論與基本知識,熟練掌握從事影像技術實際工作的基本能力和技能,充分了解醫學影像技術在醫學臨床診斷中的應用價值和限度,能在醫學影像技術專業領域利用醫學影像設備從事影像學檢查工作的醫學影像技術應用型人才。
主干學科:基礎醫學、臨床醫學、醫學影像學、醫學影像檢查技術學。
學位課程:系統解剖學、影像解剖學、疾病概論、醫學影像成像原理、醫學影像信息學、醫學圖像處理、醫學影像檢查技術、醫學影像設備學、電工電子技術、醫學影像診斷學。
基本學制:四年。
授予學位:理學學士。
護理學專業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適應我國社會主義經濟發展和衛生事業發展需要,具備系統的護理學與相關醫學學科及人文社會科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的臨床護理技能,具有國際視野、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能在護理領域內從事臨床護理、預防保健、護理教育和護理管理等工作的應用型高級護理專業人才。
主干學科:基礎醫學、護理學、人文社會學。
學位課程:系統解剖學、生理學、病理學、藥理學、基礎護理學、內科護理學、外科護理學、婦產科護理學、兒科護理學、急救護理學。
基本學制:四年。
授予學位:理學學士。
中西醫臨床醫學專業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適應我國社會主義經濟發展和衛生事業發展需要,基礎扎實、知識面寬、綜合素質高,實踐動手能力強,具備中、西醫學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和對常見病、多發病進行中西醫結合臨床診療的能力,具備創新精神和良好的人文、科學和職業素養,能在醫療衛生領域從事醫療、預防、保健、康復等方面工作的中西醫臨床醫學應用型人才。
主干學科:中醫學、基礎醫學、中西醫結合。
學位課程:正常人體解剖學、生理學、病理學、診斷學、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診斷學、中藥學、方劑學、中西醫結合內科學、中西醫結合外科學。
基本學制:五年。
授予學位:醫學學士。
醫學檢驗技術專業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適應我國社會主義經濟發展和我國醫藥衛生事業現代化發展需要,基礎扎實、知識面寬、綜合素質高,實踐動手能力強,熱愛醫藥衛生事業,遵紀守法、團結協作、刻苦鉆研、開拓進取,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和創新精神,能系統掌握基礎理論、專業知識和實踐技能,常見疾病的臨床診療基本能力和常用檢測方法、設備的操作使用能力,具備創新精神和職業素質,能在醫療衛生機構從事醫學檢驗等方面工作的復合型、應用型專業人才。
主干學科:醫學檢驗技術、基礎醫學、臨床醫學。
學位課程:系統解剖學、組織胚胎學、生理學、生物化學、臨床基礎檢驗、臨床微生物與寄生蟲檢驗、臨床血液學檢驗、臨床生物化學檢驗、臨床免疫學檢驗、分子生物學檢驗技術等。
基本學制:四年。
授予學位:理學學士。